胃俞+脾胃虚寒+胃痛

女,40岁。胃胀胃痛10年,加重2个月。体弱消瘦,贫血容貌。上腹轻度压痛,脐下有振水音。中医诊断胃下(胃下垂),证型脾胃虚寒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胃脘胀痛,嘈杂嗳气,饭后加重,隐痛绵绵,乏力畏寒,大便多秘时有便溏。
脾胃虚寒胃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胃脘痛五年,近两月加重。面色萎黄,体倦无力,胃脘胀痛,喜按,得温痛减,食少纳呆,嗳气吞酸。舌淡苔白,脉弦细。诊断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之胃痛,加重原因近因感寒。按压章门痛连心下,重压胃俞胃痛减轻。
胃痛脾胃虚寒中阳不足饮食减少
查看详情 →
男,37岁,反复上腹部隐痛5月余。上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进食冷饮冷食后加重,餐后脘腹胀满不化,畏寒,面色黄少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纳少,大便稀溏。舌澹,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胃虚寒)。病因为饮食不节,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失调。
脾胃虚寒胃痛食积中焦运化失调
查看详情 →
男,44岁,胃脘胀痛4年,伴下坠感、脐周隐痛、饭后加重、得热缓解、大便不成形、精神不振、消瘦。胃镜示胃幽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胃脘痛窜及两胁,脾虚失运,寒邪客胃,经脉不畅。
脾胃虚寒胃脘痛脾虚失运寒邪客胃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胃痛3年余,痛势较轻,喜按喜热,得食痛减,常吐清水,四肢冷,倦怠神疲,便溏。舌澹苔白,脉沉迟。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痛。病机为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运化失常。
脾胃虚寒胃痛四肢冷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上腹部胀满伴嗳气五年余,近因受寒加重。现病史示食欲不振、怕冷、大便稀溏、睡眠尚可。苔白质暗,脉沉细。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月经量少色澹暗。中医诊断胃痞,证属脾胃虚寒,兼肝气犯胃。望诊见苔白质暗,舌象异常。闻诊未见特殊。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细。
脾胃虚寒胃痞肝气犯胃便稀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3年,此次发病2个月。胃痛引背,上腹闷胀,胃纳欠佳,食而不化,频频嗳气,得热则痛缓解。形体消瘦,舌苔白厚,脉象沉迟乏力。诊断为胃脘痛(胃窦炎),脾胃虚寒型。
脾胃虚寒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腹胀、嗳气、恶心、胃痛下垂、饮食减少、大便时稀时干、消瘦、头昏、头晕、疲乏无力。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为胃下垂,证型为脾胃虚寒,中气下陷。体征形体消瘦,面色黄白无光泽,精神萎靡。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缓。
脾胃虚寒胃下垂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胃胀胃痛10年,加重2个月。病史中有胃脘胀痛、嘈杂、嗳气、乏力、畏寒、大便秘溏交替、形体消瘦。体征见体弱消瘦、贫血容貌、上腹轻度压痛、脐下振水音。中医诊断为胃缓(胃下垂),脾胃虚寒型。望诊见体弱消瘦、贫血容貌。闻诊见脐下振水音。问诊见胃胀痛、嗳气、乏力、畏寒、大便秘溏。切诊见上腹轻度压痛。
脾胃虚寒胃下垂胃脘坠胀胃纳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