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7岁。肝区不适,面色晦滞,盗汗,胃脘不适,纳减,大便干结难下。舌暗红、苔白滑,脉弦缓。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暗红、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肝区不适、盗汗、胃脘不适、纳减、大便干结。切诊见脉弦缓。
胃肠气滞慢性肝炎肝气郁结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8个月余。病程8个月,伴体重下降、夜间疼痛、喜按、进食后缓解、头晕头昏沉、胆囊区疼痛、不欲饮食、咽喉疼痛、双腿酸胀、膝关节作响、肠鸣音亢进、大便不成形。舌质深红,苔黄厚腻,脉沉弦。中医诊断胃痛,证型湿热内蕴,胃肠气滞。望诊见舌质深红,苔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胃脘胀痛、体重下降、头晕、胆囊区疼痛、不欲饮食、咽喉疼痛、双腿酸胀、膝关节作响、肠鸣音亢进、大便不成形。切诊脉沉弦。
胃肠气滞胃痛湿热内蕴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主诉入夜腹痛较剧,伴有刺痛感,病程半月。舌红苔黄,脉细弦。中医诊断气滞血瘀。舌红苔薄,B超示浅表性胃炎。诊断肺胃同病。舌红苔薄,腹痛仍作,症状减轻。诊断气滞血瘀。舌红苔净,纳谷正常,二便均调。病因病机为脾运欠佳,痰湿食热互结,瘀阻肠道。
胃肠气滞气滞血瘀脾运欠佳痰湿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神疲乏力,胃脘痞闷,食后胃腹饱胀,得矢气后稍缓解,时有口干不欲饮,大便较湿。面色萎黄,舌质澹,边有深紫色瘀点,苔白微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衰,虚寒内生,胃肠气滞,瘀血阻络。
胃肠气滞慢性胃炎胃下垂脾肾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间断呕吐、腹泻4年余。病程4年,胃脘痞闷,饭后加重,时有恶心呕吐,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气短心悸,头昏健忘,大便稀溏。面色黄无华,唇口暗红,形体瘦削,舌体胖大,质嫩色澹,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胃肠气机不利。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寒湿内生。
胃肠气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纳呆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反复腹部胀痛1年余,近半个月中下腹胀痛,餐后加重,纳呆,口干,大便量少,排解不畅。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胃肠气滞,腑气不畅之腹痛。二诊时腹胀、纳减,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胃肠湿滞,腑气不畅。
胃肠气滞慢性胃炎腑气不畅肝失条达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上腹部绞痛、呕吐1天,病程1天。直肠癌术后9个月。腹痛剧烈,阵发性,以上腹部为主,恶心、呕吐、不欲饮食、无排气排便,小便短赤,神疲肢倦,口渴不欲饮。形体消瘦,上腹部剑突下压痛阳性,肠鸣音弱。X线腹平片示左中上腹肠腔大量肠积气伴液平面。
胃肠气滞肠梗阻放射性损伤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主诉近1个月每日4:00~5:00出现腹痛继腹泻,次数不等。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五更泻,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胃肠气滞。舌淡,苔白,脉沉细。伴胃脘不适,四肢欠温,头晕耳鸣,背部寒冷,劳则加剧。
胃肠气滞五更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女性。主诉排便困难,大便无力,排便时间较长,病程1年余。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属脾气虚弱,胃积气滞,运转无力。望诊见面色皖白,舌红偏澹,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身体疲乏,纳食减少,脘腹胀满。切诊脉象细滑。
胃肠气滞便秘脾气虚弱胃积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腹胀、腹痛3天,伴发热、乏力。腹胀以脐周为主,小便少,口干,身目尿黄,纳差,大便稀,日行2次,量不多,大便后腹痛不减。腹部膨隆,脐上及脐下有手术疤痕,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全腹CT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少量腹水、腹膜炎及腹茧症。中医诊断为积聚(湿热内蕴)。舌红,苔黄腻,脉弦。腹痛拒按,按之坚硬,脘腹痞满,口舌干燥。
胃肠气滞腹胀腹痛湿热内蕴肠道梗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