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胃脘痞闷不舒,疼痛持续一个月,病情逐渐加重,不能进食。宿食停滞。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胃脘痞闷、疼痛,病程一个月。脉象未提及。
胃脘痞闷宿食停滞胃痛加剧腹泻频作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咳嗽、发热2周。咳嗽伴白色泡沫样痰,发热最高39℃,气促,咳黄痰,干呕、反酸,不欲饮食,口干口苦,咽痛,大便稍干,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视诊咽红,双侧扁桃体I°肿大。复诊见仍咳嗽,咳白黏痰,反酸、烧心、呃逆,食后胃脘痞闷,口苦,大便稀,舌淡红苔白腻,脉弱。中医病名属咳嗽,辨证属伤寒少阳证,后转为胃咳,病机属脾虚湿阻、肺气上逆。
胃脘痞闷咳嗽发热胃食管反流病
查看详情 →
女,61岁,胃脘痞闷,小腹胀满,嗳气不舒,周身气窜感,生气后加重,精神抑郁、焦虑,大便干,病程未明确。郁证,证属肝郁气逆,肝胃不和。舌红苔黄,脉弦细。
胃脘痞闷郁证肝郁气逆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心烦、纳呆一年,寒热往来、尿痛5天。现病史见脘闷、喜太息、大便秘结。舌淡胖、苔黄腻。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属肝胆气郁化火,胆热内阻,三焦水道失司,膀胱湿热。脉弦细。
胃脘痞闷心烦纳运不畅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慢性胃炎5年余,嗳气、胃脘痞闷、食后腹胀、隐痛、食欲差、全身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痛、大便松散、睡眠欠佳。舌质澹,苔白腻,脉弱细。诊断为脾胃虚寒,心肺肾气不足。
胃脘痞闷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后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部撑胀,食后加重,胃痛,晨起泛恶欲呕,食欲不振,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细弱。辨证为脾虚生湿,中阳不运。病机为湿蕴中焦,脾失健运,食运不化,泛恶欲吐。二诊舌苔薄白腻,脉象细。三诊主诉症状改善,舌苔薄白腻,脉象细。辨证湿浊渐化而脾运未复,对“癌变”有顾虑,夜寐欠安。
胃脘痞闷慢性胃炎脾虚生湿中阳不运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反复胃脘痞闷6个月,餐后胃胀,偶口臭,入睡困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痞满,脾胃虚弱,升降失司。
胃脘痞闷脾胃虚弱升降失司
查看详情 →
男,28岁,胃脘痞闷、按之疼痛、泛泛欲呕、纳差、大便溏而不畅,病程1周。小结胸病,痰热互结心下。舌苔腻微黄,脉浮滑。
胃脘痞闷急性胃炎痰热互结舌苔腻黄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胃脘痞闷、胀满、隐痛,食后明显,纳谷减少,脘部怕冷,嗳气,泛酸不多,大便欠实。舌红,苔黄薄腻,脉细弦。证属脾寒胃热,湿阻气滞。病史5年余,诊断为胃窦部浅表性胃炎。
胃脘痞闷胃窦部胃炎脾寒胃热湿阻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眼视力减退10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双眼干涩、视物不清、眼珠发胀、头昏蒙、头部两侧及两眼外眦灼痛、怕冷风、腰腿酸痛、气短、胃脘痞闷、呕吐涎痰、食量大减、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思睡、多噩梦、性情急躁。中医诊断为三阳合病,干犯三阴,病因病机为风邪留滞三阳,内犯三阴,闭塞目中玄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脘痞闷球后视神经炎风邪留滞三阳合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下痞闷、嗳气七八年,近二年咽中不适,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隐痛,有痰不多,近两个月脘痞、胸闷,嗳气后缓解,近日查心电图示心动过缓。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脾胃失和。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至咽,脾胃失和。四诊信息包括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缓。
胃脘痞闷嗳气频发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45岁,慢性气管炎,咳嗽吐痰,慢性腹泻,胃脘痞闷,腹胀肠鸣,便中夹白色黏液,便前腹部冷痛,背部畏寒怕风,四肢厥冷。脾肺阳虚,寒痰内阻,虚中夹实之寒痰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
胃脘痞闷慢性气管炎脾肺阳虚寒痰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