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男性,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周,伴胸痛、冷汗。高血压病史30余年,血压控制不佳。唇发绀,双肺散在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尖抬举性搏动,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水肿。舌澹,苔白厚,脉弦。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3级。气虚痰瘀证。胸闷痛,精神差,口干苦,纳差,便结,舌红,苔黄白厚,脉细。面色稍红,舌质暗红,苔白浊,脉细弱。舌嫩红,苔中浊,脉弦滑。心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
气短脉细弱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高热不退,阵寒阵热,轻咳,气短,便秘,面色苍白,四肢厥逆,眼睑及下肢浮肿,心率增快,两肺湿性啰音,肝脾肿大,舌质澹,苔略白,脉弦细弱数。辨证为风热入肺,邪在少阳,正气虚衰。
气短脉细弱肺炎心肌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自汗、盗汗3年,伴气短、乏力、心悸、心烦、失眠。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自汗、盗汗,证属脾肺气虚、表卫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
气短脉细弱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
女,68岁。乏力、气短、纳少、眠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乳岩,证型为气血两虚证。
气短脉细弱乳岩气血两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便黑血如棉籽油50余天,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萎黄少华,舌质澹嫩、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为便血,证型属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虚失摄,气血不固。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嫩、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心悸、气短、纳差。切诊见脉细弱无力。
气短脉细弱便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瘫痪四年余。四肢全瘫,慢性病容,表情澹漠,面色无华,脘腹满闷,食欲不振,气短纳少,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脾虚生化不足,筋脉肌肉失养。病因病机为久病脾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兼有肝肾亏损。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不振,气短纳少,病程四年。切诊脉细弱。
气短脉细弱痿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昏耳鸣、月经过多、牙龈出血、全身出血点。病程2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苍白,形瘦,心慌,气短,舌苔薄白、质澹,脉细弱。
气短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自汗、恶风,病程5年。舌质澹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卫外不固。病因病机为术后感冒发汗太过,劳累耗伤气阴,导致卫阳虚、心阴虚、阴血受损。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缓。
气短脉细弱气阴两虚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反复腹痛、大便难解5+年。主症为腹痛隐隐,排便困难,便后乏力,乏力气短,神疲懒言,自汗,怯风易感。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辨证为肺气不足、腑气不畅。
气短脉细弱肠易激综合征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李某,男,60岁。左胸骨疼痛,伴有咳嗽、气急、呼吸时肋骨疼痛。病程较长,多发性浆细胞骨髓瘤,左第五肋、右第十二肋胸椎交界处、胸骨中段、肩胛下角及腰椎均有骨质损害,胸口有10cm肿块。咳嗽不止,咯痰色白,口干欲饮,胸骨疼痛,气急,呼吸疼痛加剧,食少,精神疲乏,舌苔薄,脉细弱。
气短脉细弱骨质破坏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病程2年余。主要症状为体倦乏力、口干、怕热。舌澹红、苔根部微黄,脉细弱,时有间歇。中医诊断惊悸、怔忡,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病机属气阴两虚,心失所养。
气短脉细弱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20余年,反复发作,胸闷胸骨后疼痛,针刺样,遇冷痛甚,得温则减,牵连左肩,伴心悸、乏力气短、头晕、失眠。诊见舌黯红、苔白厚腻,脉结代。中医诊断证属心气亏虚,肾阳不足,痰瘀互结。
气短脉细弱冠心病心气虧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