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脉来濡弦,症状表现为上升则耳热心悸,下降则腹痛便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气郁结、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嗜酒湿热伤胃,脾虚不能生金,肝失所养,虚火上炎,络伤血溢。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包括耳热、心悸、腹痛、便泄、梦泄、火升颧红、痰中带红、青莲色。切诊脉象濡弦,二诊脉象渐和,尺见虚数。
脾肾阴虚湿热伤胃虚火上炎肺金不足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面目及四肢浮肿两月余,早起面目肿甚,下午足胫肿甚,小便不利微黄,食欲减退,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虚黄,精神不振。脉象虚弱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辨证为脾肾虚弱,气化不行。后期浮肿消退,仍觉头晕腰酸乏力,辨证为脾肾阴虚。脉虚而弱,舌淡红、苔薄白。
脾肾阴虚水肿脾肾虚弱气化不行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胃脘胀满,大便时泄,五更泄,四肢冷,自汗,烦躁失眠,口苦而干。不寐。证属脾肾阴虚、心神不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声音低微,气息短促。病程未提及。
脾肾阴虚失眠心神不敛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足胫痛、两膝肿痛、目花、视物有金星飞舞、阴囊及口腔溃疡、关节结节状肿块。病程自1959年2月起,持续约5年。中医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病因病机为阴分有热,灼烁脾肾。望诊见面色凄苍,舌苔薄白,舌质光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悸、手足心出汗、食欲不振、夜寐不酣。切诊见脉象濡数。
脾肾阴虚白塞氏综合征阴分有热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左胸壁闷痛不适,微咳,咳白痰带血丝,大便溏,下肢微肿,怕冷,易出汗,可平卧,不喘,纳可,睡眠尚可。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紧,尺部弱,手心发热。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热蕴结,肺肾亏损。后期辨证属痰热蕴肺,肺气不利,脾肾阴虚伴水湿内停下焦,再辨证属痰热蕴结,肺肾亏虚。
脾肾阴虚左上肺癌气阴两虚痰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主诉浮肿、尿频尿少月余,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诊见面目浮肿,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口干思饮,小便频数而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脾肾阴虚。
脾肾阴虚肾气不足水肿蛋白尿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身体消瘦,疲乏无力,心悸烦躁,两眼球外突,视力模糊,脖子变粗,头昏,记忆力衰退。面黄乏泽,舌质红,舌苔黄略厚,脉沉弦。甲状腺轻度肿大,眼球轻微外突,眼裂加大。脾肾阴虚,痰浊凝滞,肝郁火旺。
脾肾阴虚甲状腺功能亢进痰浊凝滞肝郁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夜间睡眠时全身盗汗,面色萎黄。脉象虚数。中医病名为盗汗,证型为脾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阴虚,阴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舌象未提及,声音与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脾肾阴虚盗汗面色萎黄虚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心前区闷痛不适,时轻时重,近来发作频繁,疼痛加剧,左下肢疼痛,口干而苦。面色黯红,舌质红,苔白,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脾肾阴虚,心血不足,瘀血痰浊阻闭经络。病机为阴虚化热,痰瘀互结痹阻心脉。
脾肾阴虚冠心病心绞痛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0年,加重近1周。症状包括上下牙龈及舌面溃疡,色红嫩,数量多,疼痛昼轻夜重,影响进食。伴面黄体瘦,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有剥脱,脉细数。诊断为脾肾阴虚、虚火内生。
脾肾阴虚口腔溃疡虚火内生咽干口燥
查看详情 →
刘某,女,41岁。口干伴四肢关节疼痛反复10年。口干、易出汗、双目干涩、四肢关节疼痛、手指皮肤发红、散在红斑。舌红、苔薄,脉细弦。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中医诊断燥痹。辨证脾肾阴虚,阴津亏耗,络脉痹阻。
脾肾阴虚干燥综合征络脉痹阻
查看详情 →
王某,男,38岁。口腔、唇部、牙龈、咽部、食管、阴囊反复溃疡,病程14年余。口腔溃疡直径0.5~1厘米,伴有低热、乏力、便秘。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白塞综合征。证型:脾肾阴虚,虚火上炎。病因病机: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脾肾阴虚白塞综合征虚火上炎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