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气虚型

患者53岁,女性,主诉上腹胀痛、嗳气频作,病程反复9年,近期加剧半个月。主要症状包括胸胁胀满、饭后腹满、食纳较差、四肢乏力、语言低微、小便清长、大便稍溏。舌苔薄白,舌质较红,边有齿痕。脉左沉弦,右虚细。中医诊断为溃疡病,证型为肝气抑郁,脾胃气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溃疡病肝气抑郁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脾虚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长期食欲不振,厌食拒食,面色少华,体偏瘦,肌肉不实,大便不成形,间夹未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淡,位于风关。诊断为厌食,脾胃气虚型。
厌食脾胃气虚体偏瘦舌质淡
查看详情 →
张某,男,67岁。反复腹泻10余年,近3年加重。大便溏薄,带白色黏液,日5~6次,左下腹隐痛,食后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四肢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脾虚湿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面目浮肿,皮肤光亮,持续低热,小便黄赤,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辨证为水肿,证型为热毒内蕴。面色正常,精神状态可,舌象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症状包括面目浮肿,皮肤光亮,持续低热,小便黄赤,食欲不振。
急性肾炎热毒内蕴湿热蕴肾
查看详情 →
诸某,47岁,男,胸闷心悸四个半月。中医病名:心房纤颤,证型:脾胃气虚,宗气不足,心气衰弱,心脉不畅。自觉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伴随症状:神疲乏力,畏寒,面色萎黄,大便不实。体征:心律不齐,心率110~120次/分。检查结果:心电图诊断为“心房纤颤”。病因病机:脾胃气虚,气血失于生化,宗气生成不足,心脉运行不畅。
心房纤颤脾胃气虚宗气不足心气衰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胃痛伴纳食差两年,病程两年,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10~15天。中医诊断为胃痛,属胃中有寒,气失和降,气聚则痛,上逆为呕吐。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时发时愈,切诊见脉象弦。
慢性胃炎胃中有寒气失和降胃寒气滞
查看详情 →
王某 女 4岁 食欲减退,不欲食,偏食,正餐量少,睡眠易惊醒,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头发稍稀疏,口不渴,大便时不成形,舌澹,苔薄,脉无力,中医诊断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厌食,营养不良。
厌食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钙锌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胃脘隐痛,痞闷作胀,持续半年。舌澹红边有齿痕,苔白而腻,脉沉细而滑。辨证为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胃失和降。
脾胃气虚寒湿滞中胃失和降纳呆恶心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食欲不振3个月,形体偏瘦,面色无华,舌澹红,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厌食症,证型脾运失健。主诉为食欲不振,病程3个月。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无华、舌澹红、苔白腻、脉缓。
厌食症脾运失健脾胃虚弱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自幼夜盲,视力不良。病程长期。中医病名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型脾胃气虚型。望诊面色萎黄,舌象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细弱。眼底视盘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视力手动,眼球震颤,四肢乏力。
视网膜色素变性脾虚气弱气血瘀滞夜盲
查看详情 →
患者有胃病史,近期出现食积呕吐,胃部有横索状硬物作痛,痛泛小腹冲逆而上。舌苔厚糙,脉缓。素有胃病,属脾胃气虚型,病机为胃气虚逆,气机上冲,兼有食积。
食积呕吐脾胃气虚奔豚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口糜多年,经久不愈,口异味,脘胀食少,下肢痉挛,腰痠乏力,腹泻。舌略暗,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口糜。证型为脾胃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湿滞内停,阴火乘土位,湿与热瘀,郁久化热,热气熏灼胃口。舌象略暗,脉象弦细。
口糜脾胃气虚湿滞内停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胃痛1个月。病程始于汗后当风,伴胃胀、纳差、嗳气、腹鸣、矢气、恶心。面色萎黄,精神乏力,腹软剑突下压痛,舌红苔薄白。诊断为脾胃气虚证。
胃痛脾胃气虚纳差胃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