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2岁,头晕1个月,头重,走路时欲仆,需扶物行走,平卧后减轻。眩晕,肝肾不足,气阴两虚,阴阳失调,痰热夹瘀内蕴。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黄腻。情绪急躁,活动后气短,自汗盗汗,倦怠乏力,心悸,面部升火,颈项板紧,口干口黏,咽中有痰,咯吐不畅,中脘胀闷,嗳气,手胀,膝软。脉数。
自汗盗汗眩晕肝肾不足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眩晕耳鸣,视物旋转,恶心,倦怠,欲卧寐,自汗畏冷,心悸气短。舌苔淡白,舌根部罩灰而湿润,脉象沉迟。中医病名为梅尼埃病,证型属阳虚水饮,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自汗畏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主诉心悸、气喘、咳血,病程10年。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心房纤颤,心衰Ⅲ度,肺淤血。证型为心之阴阳皆虚,阳虚偏重。病因久病成损,脾胃中气大伤,子盗母气。面色青紫,唇、指、舌青紫,四肢厥冷,自汗淋漓,腰困如折,脉促。胸闷刺痛,血压70/50毫米汞柱,心率170~210次/分。
心悸自汗风心病心阳虚
查看详情 →
男,形体消瘦,睡眠较差,自汗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象虚数,近半年常独处一室,厌恶外界接触,寡言少语,阴血不足,阳气虚衰,长期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虚数。
自汗盗汗神志病阴血不足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
男,2岁,右疝肿大如鹅卵,时坚时软,脐腹胀痛,曲腰啼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舌苔薄腻。肝肾虚寒,脾胃湿滞。面色苍白,舌苔薄腻,脉象未提及。纳谷不香,大便溏薄,脐腹胀痛,曲腰啼哭。
右疝肿大脐腹胀痛肝肾虚寒脾胃湿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4年,加重7天。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心烦,少寐多梦,四肢凉,二便可。舌质澹暗,体胖大,苔白略厚,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气血两虚夹瘀)。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神,致心血暗耗,气血两虚,血瘀阻于心脉,心失所养。
心悸气血两虚血瘀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痛,脉象沉紧。中医病名肺伤寒,证型肾气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痛、昏睡、谵语、四肢微厥,切诊脉象沉紧。
肺伤寒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为肾移植术后出现低热、胸闷、气急、心悸。中医病名为巨细胞病毒感染,证型为表寒里热、风温夹湿。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壮热、无汗、恶寒、口渴、尿黄、溲时灼热。切诊见脉浮数。
尿毒症终末期表寒里热风温夹湿肺热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反复胸闷心悸多年,气短自汗。舌红体瘦,脉结。中医诊断心气不足,营血亏耗,心律不齐,心悸气短,劳则汗出。
心悸气短心气不足营血亏耗心律不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形肥色黑,素畏热而好饮。自汗如雨,四肢俱痿,恶寒,小便短赤,大便溏结不调,饮食减退。痿证,病机为肺热阴伤,肾虚、阳明失职。望诊见形肥色黑,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自汗、四肢不举、小便短赤、大便溏结。切诊脉沉细而数,约七至。
痿证肺热胃气虚阴伤
查看详情 →
年某,女,55岁。体肥痰盛,恶寒无汗,头身酸痛项强,咳嗽痰多而稀白,胸闷,动则喘作,静则喘止,头面四肢浮肿,尿少色黄,口干不欲饮水,腹胀不思食。舌苔薄黄润滑,脉沉缓。中医病名属痰饮,证型为寒湿外束,太阳表实与少阴里虚并见,病因病机为外感寒湿,内困少阴,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功能失调。
体肥痰盛寒湿外束肺气不宣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