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撑胀间断发作10年,加重2个月。现症见胃脘隐痛、撑胀,食后尤甚,伴口干、咽堵、头晕、头胀、心悸、乏力、偶觉腰痛,纳可,夜寐差。舌紫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胃脘痛。病机属胃气失和,痰瘀互结。胃镜示胃体粘膜弥漫性充血、索状肿胀,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呈花斑样改变,病理提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
脾虚血瘀心悸慢性萎缩性胃炎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周,伴胸痛、冷汗。高血压病史30余年,血压控制不佳。唇发绀,双肺散在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尖抬举性搏动,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水肿。舌澹,苔白厚,脉弦。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3级。气虚痰瘀证。胸闷痛,精神差,口干苦,纳差,便结,舌红,苔黄白厚,脉细。面色稍红,舌质暗红,苔白浊,脉细弱。舌嫩红,苔中浊,脉弦滑。心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
心悸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
查看详情 →
男,62岁,右胁痛反复发作,左胁亦痛,头晕心悸,乏力纳呆,腹胀便溏,舌紫黯,苔灰黄燥裂,脉沉细数,左胁下积块如拳,血红蛋白82g/L,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气滞血瘀,脾虚湿阻,兼有郁热,面色晦暗,舌紫黯,苔灰黄燥裂,脉沉细数
气滞血瘀脾虚湿阻胁痛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胃痛半年,加重1月,黑便,贫血,大便潜血(+++)。胃癌术后。胃脘疼痛,泛恶涎沫,腹胀纳减,偶有黑便,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消瘦,纳差食少,胃脘不舒,腹胀腹水,食入易呕,舌紫暗,脉弦。体弱乏力,心悸气短,纳食不香,舌苔腻,脉弦细。腹胀腹水,食入易呕,便鲜血,体弱疲乏,精神不佳,食入则吐,脘腹胀痛。
脾虚血瘀胃癌术后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心悸2年,加重1天。现症包括心悸、气短、疲乏、纳呆、口干不欲饮、手足凉。舌紫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悸(气虚夹瘀)。病因病机为气虚夹瘀,脾气不足,气血亏虚,血脉瘀阻。望诊见舌紫暗,边有齿痕。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心悸、气短、疲乏、纳呆、口干不欲饮、手足凉。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心悸脾虚血瘀气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右胁痛反复发作,近来加剧,牵及左胁,伴头晕心悸、乏力纳呆、腹胀便溏。舌紫黯,苔灰黄燥裂,脉沉细数。左胁下积块如拳,超声波示脾肿大。血红蛋白82g/L。中医辨证为气结血瘀,脾虚湿阻,兼有郁热。面色晦暗,舌紫黯,苔灰黄燥裂,脉沉细数。胁下积块,脾肿大。
气结血瘀脾虚湿阻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梅某,53岁,主诉两胁肋疼痛,气短,胸闷反复发作30余年,心悸,曾有心梗病史,畏冷,大便3~4日一行。舌紫暗,苔薄少津,脉沉细微弱。中医病名胁痛,证型气虚及阳,气血凝涩,病机为久病耗伤,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辨证属虚实夹杂,不荣则痛。舌象紫暗,苔少津,脉沉弱。
血瘀胁痛肝阴虚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