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气血不足

患者男性,37岁。间断腹泻3周,每日5~6次黄色粥状大便,伴脐周腹痛、身热、食欲差、夜寐欠安。舌红苔薄白,脉沉。辨证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提及饮食不节,湿热内蕴,脾运失司,升降失调。
气血不足泄泻上热下寒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长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在190~210/130mmHg,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眼花、心悸、食欲差、左侧肢体麻木,大便数日一解,小便黄。舌苔腻,脉象伏匿。诊断为肝阴暗亏,肝血不足,兼有风阳内动。望诊见舌苔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伏匿。
高血压肝阴不足风阳内动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谢某,36岁。皮肤硬如皮革,持续4年余,面部、颈部、四肢皮肤发硬,呈蜡样光泽、深褐色,难以捏起,无汗,感觉迟钝,伴胸闷气短,吞咽困难。舌澹红苔白,脉沉细。硬皮病。气血不足,皮腠痹阻。面色无华,舌澹红苔白,脉沉细。胸闷气短,吞咽困难。脉沉细。
气血不足硬皮病皮腠痹阻津液失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右跟部疼痛2个月余,加重2天。主诉为右跟部疼痛。X线片示右跟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舌淡白,脉弦紧。
气血不足跟骨下脂肪垫炎痰阻经络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男,62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右上腹胀痛,食后尤甚,身目轻度黄染,小便量少,大便日解4~5次,色黄质偏稀,夜寐差,双下肢水肿,证属脾虚蕴湿,毒结大肠,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细。
气血不足直肠腺癌脾虚蕴湿毒结大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8岁,女性。主诉双足发凉、麻木、疼痛3年。双足发凉、怕冷,冬季不耐寒,夜间发凉尤甚,双足干燥不出汗,足趾麻木,阵发性疼痛,行走时小腿酸胀疼痛。双足皮肤干燥,趾甲增厚,汗毛脱失,皮色苍白,皮温低,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绛,苔白,脉弦硬。中医诊断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虚血运无力,脉络不畅,阳气不达四肢,失于濡养。
气血不足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阳气不达四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腰痛伴活动受限5年,加重3天。腰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久坐后疼痛剧烈,喜卧懒动,少气懒言,睡眠欠佳,纳差。腰椎生理弧度正常,腰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压痛阳性。腰4/5椎间盘退变,轻度膨出,信号变黑,椎体轻度骨质增生。中医诊断痹病,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血不足盘源性腰痛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皮肤硬如皮革4年余,伴有胸闷气短,吞咽困难。面部、颈部、四肢皮肤发硬,呈蜡样光泽、深褐色,无汗,感觉迟钝。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皮痹,证型为气血不足,皮腠痹阻。病机为风寒诸邪侵淫肌肤,凝结腠理,痹阻不通,津液失布,气血亏损,肌腠失养,脉络瘀阻。
气血不足系统性硬皮病皮腠痹阻津液失布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腹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2天。腹痛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进食或休息后减轻。面色不华,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中脏虚寒,证型中脏虚寒,病因病机脾阳不足,寒邪内生,气血不足,脏腑失养。望诊面色不华,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腹痛、神疲、气短、形寒、胃纳不佳、大便溏薄。切诊脉沉细。
腹痛虚寒脾阳不足肾阳虚衰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中医诊断筋伤,证属气滞血瘀。舌质暗,苔白,脉弦。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右侧肌肉紧张,头偏向右侧,颈椎第5至第7棘突压痛,右侧斜方肌、斜角肌压痛。颈椎生理弧度正常,压颈征阳性。外感风寒,气血瘀滞,经络痹阻。
落枕气滞血瘀骨错缝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