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血瘀+气虚血瘀+便秘

患者55岁,男性。胸闷痛、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手足凉畏寒、小便清长、排便无力有时便秘。舌质暗澹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脉沉细涩。证属阳虚血瘀。
便秘阳虚血瘀胸闷痛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动作迟缓,行走呈慌张步态,不能止步及转弯,四肢稍有震颤。中医辨证为肾阴不足、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较长,经治疗后症状消失。
气虚血瘀帕金森氏病肾阴不足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身黄、目黄、尿黄如茶而少,腹胀如鼓,青筋暴露,皮色苍黄,神疲乏力,不能行走,动则气喘,纳呆食少,口干而苦,大便不畅,夜寐不安,下肢水肿,低热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略细数。中医诊断为鼓胀悬饮,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湿热蕴结肝胆。病史为亚急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程5个月。
血瘀鼓胀悬饮气虚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胸痛2个月,伴纳呆、便秘、睡眠欠佳。心率116次/分,心音少力,心肌酶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ST段偏低。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虚血瘀。暴饮暴食病史。面色萎黄,舌澹红苔白,脉平和。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心肌炎胸痹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反复咳嗽咳痰13年,活动后气喘,逐年加重,5年前出现气短,近10天因外感风寒复发,痰黄黏稠,口干尿少,下肢浮肿,气喘不能平卧,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端坐位,口唇、颜面、爪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桶状胸,双肺干湿罗音,心率增快,肝大压痛,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肺胀,辨证气虚血瘀,痰热郁肺。心肺气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
气虚血瘀便秘肺胀痰热郁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便秘20余年,近5年加重,伴腹胀、口臭、口渴、头晕、身困、乏力、失眠。中医病名为便秘,证型为脾虚失运、积滞阻中、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积滞郁热,气虚血瘀,脏腑失养。望诊见面色黧黑、不泽,舌体胖大、齿痕、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腹胀、口臭、口渴、头晕、身困、乏力、失眠。切诊见脉沉数。
便秘气虚血瘀脾虚失运积滞阻中
查看详情 →
男,58岁,眩晕呕吐,昏仆倒地,右半身瘫痪,高血压病史。头晕胀痛,烦躁易怒,血压高,右侧上下肢肌力紧张,筋脉拘急,活动受限,便秘,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舌质偏红,边尖红,少苔,脉弦洪有力。阴虚阳亢,肝火暴盛,血气并走于上。
高血压肝火暴盛阴虚阳亢血气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薄白苔、体胖、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痛经、崩漏、白带多、畏寒肢冷、便秘等。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胃痛痛经崩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