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女性。月经周期45天,腹痛,无血块,大便干,手足心凉,出汗。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便干、手足心凉、出汗。脉象细弱。
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血虚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口眼干燥、双手指发白疼痛11年余。口干、眼干、泪少、双手指遇冷发白疼痛、自汗、盗汗、易感冒、右胁不适、纳少、大便干结、已停经2年。舌黯,苔薄白,脉细数,右腮腺肿大,伸舌右偏。中医诊断燥痹,属阴血不足、气虚络瘀。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气虚络瘀,气机不畅,痰湿凝结,瘀阻脉络。
气阴两虚燥痹阴血不足气虚络瘀
查看详情 →
闻某,男,36岁。主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身发寒热,腹泻,乏力。四肢酸重乏力,麻木疼痛,软弱不能随意运动,下肢尤著。体温38℃,口干不欲饮,小便黄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断为湿热痿软,筋脉弛缓。证属脾虚湿困,脾胃气阴两虚,湿浊留恋。舌质红苔黄腻,脉濡。
脾胃气阴两虚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炎湿热痿软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皮肤多发性反复出血点两年多。病程两年。中医病名紫癜病,证型气阴两虚、血热伤络。病因病机久病气阴两伤,气虚不能摄血,阴虚血热,迫血妄行。望诊舌质澹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双目干涩。切诊脉细。
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右侧肢体颤抖4年,伴有头部摇摆、走路不稳、言语不清、情绪激动时加重、面部表情呆滞、动作迟缓、倦怠乏力、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大便偏干。面色萎黄,舌淡黯,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震颤,证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病位在肝、肾,为本虚标实之证。
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帕金森病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反复头晕、倦怠乏力2年余,加重1周,伴心烦、失眠、多梦、心悸、口干、纳呆食少。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阴两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舌澹胖,脉细。病史有胃大部切除术,脾胃功能虚弱,气血生化乏源。
气阴两虚血虚缺铁性贫血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窜痛3年,近2个月加重,时有低热。颜面赤红作痒,咽干口渴,头晕耳鸣,腰膝无力,四肢痠软,食纳不馨,大便干结,小溲短赤,月经量少。体温37.4℃。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肝肾阴虚,风毒内扰。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阴虚发热,血虚风燥。面色赤红,舌红少苔。声音低微,口气热臭。脉弦细数。
血虚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不足阴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心悸、全身窜动2年多。症状包括胸满、心悸、晕厥、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全身气窜、咽喉憋胀。舌苔白,脉弦。辨证为痰郁气结,郁而化风;肝气不舒,上火下寒,痰饮阻滞;气阴两虚,痰饮阻滞;肝肾阴虚,肝火郁炽。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脉弦、脉沉弦、脉弦紧、脉沉缓、脉左弦右沉缓、脉沉弦细。
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郁证痰郁气结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病程自1985年起。主症为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伴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病因病机包括心气不足、血行不畅、阳气不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高血压心气不足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48岁 周某 发作性全身颤动 烘热汗出 情绪低落 喜静怕乱 恐惧感 月经前后不定 经量偏少 舌淡红 苔白腻 脉细弦 心肝血虚 心神失养 肝郁化火 肝风内动 舌淡红 苔白腻 脉细弦
血虚肝旺气阴两虚肝郁化火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