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1周,发热3天。腹部膨隆,右下腹肌肉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可扪及包块。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血瘀成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肠痈湿热蕴结血瘀成脓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右侧下腹部持续性剧痛伴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病程短。舌质黯红、苔厚黄,脉弦数。证属热结大肠、气滞血瘀。体征示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和反跳痛,体温38.8℃,白细胞升高。病程中出现大便秘结,已3日不通。
肠痈热结大肠气滞血瘀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心窝及右下腹部疼痛3天,加剧1天。面色苍白,舌红苔黄厚,脉沉数。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麦氏压痛点阳性。肠痈(急性阑尾炎),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寒暖失宜,肠腑气机失调,糟粕积滞,生湿化热,气血失和,气滞血瘀。
肠痈气滞血瘀腹痛脉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腹部胀痛三天,病程三天。腹部胀痛,左侧为著,后加重伴全腹疼痛,右下腹压痛显著。面色黄,口干唇燥,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全腹腹皮挛急,拒按,肠鸣音减弱。病机为湿热蕴结,热腐成脓,属肠痈,证型为湿热型。
肠痈急性阑尾炎热毒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心窝及右下腹部疼痛3天,加剧1天。病程3天。中医病名肠痈,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寒暖失宜,肠腑气机失调,传化不利,糟粕积滞,生湿化热,气血失和,脉络受阻。面色苍白,舌红苔黄厚,脉沉数。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麦氏压痛点阳性。
肠痈气滞血瘀腹痛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渐移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病程较短。中医诊断为肠痈症,证属饮食伤脾,肝胃失和,气滞食积。舌苔薄白,脉弦滑。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肠痈饮食伤脾肝胃失和气滞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心口疼痛伴恶心,右下腹疼痛,食欲不振。病程两天。中医病名:肠痈。证型:血虚阳损,寒湿痰滞。病因病机:寒湿痰滞阑门。望诊:面色皖白。舌象:舌澹苔薄。脉象:脉迟而细。
肠痈血虚阳损寒湿凝滞舌薄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1小时。病程11小时,发病初期左上腹隐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伴头昏重、四肢乏力、身热、烦躁、口干不欲饮。体征示右下腹麦氏点压痛,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体温37.5℃,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辨证为气滞热郁。
肠痈气滞热郁舌红苔黄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心窝及右下腹部疼痛3天,加剧1天。面色苍白,舌红苔黄厚。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右下腹有明显触痛,麦氏压痛点阳性。中医诊断肠痈,证型气滞血瘀型。病因为饮食不节,寒暖失宜,致肠腑气机失调,传化不利,糟粕积滞,生湿化热,气血失和,脉络受阻。
肠痈气滞血瘀腹痛白细胞升高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食后胃部疼痛,后致腹痛剧烈难忍1小时。中医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因为饮食不节,导致寒汁留于肠中,积聚成痈。临床表现为发热高,腹痛不典型,压痛靠近脐部,无固定压痛点,无腹肌紧张。
肠痈急性阑尾炎热毒腹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