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血虚+气虚+肝肾阴虚

患者38岁,女性。月经周期45天,腹痛,无血块,大便干,手足心凉,出汗。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便干、手足心凉、出汗。脉象细弱。
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血虚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过多,来则如崩,已十余年。血色鲜红,夹有大血块,无腹痛,经前头面烘热。舌胖,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病久气血两亏,气虚血脱,冲任不固。二诊见头晕腰酸,周身烘热,夜寐不安,脉细弦。三诊见腹部气坠,心烦不安,四肢酸软。四诊见头胀不适,两腿皮肤灼热,心烦失眠。五诊见面目虚浮,下肢皮肤灼热未退。脉沉细,弦象已平。诊断为气血两亏,气虚不能摄血,阴虚则生内热。病久气血两亏,冲任不固,阴虚则生内热,肝、脾、肾三经同病。
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血崩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右半身瘫痪,上下肢不能动,足能上翘,手指微动,项强,咽干口燥,自汗恶风,头痛,手足热,舌红干,脉弦滑有力,血压180/110mmHg。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血虚夹燥热,病因病机为内伤血虚,外感风邪,络脉痹阻。望诊见舌红干,闻诊未提,问诊见咽干口燥、自汗恶风、头痛、手足热,切诊脉弦滑有力。
阴虚内热气虚络瘀中风后遗症风邪外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头部震颤反复发作20年。头部震颤不能自主控制,双手精细动作差,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滑。西医诊断帕金森病。中医病名颤证,证型阴虚风动证。面色面具脸,动作徐缓,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滑。血压130/75mmHg。病程20年。
肝肾阴虚颤证阴虚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双手不自主抖动,动作迟缓,言语蹇涩,表情呆滞,口干,多汗,心烦,便秘。中医病名颤证,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血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月经干净8天后阴道少量流血2天,伴全身不适、汗出、烦躁。月经量少,色澹质稀,周期25~28天。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脉细弱。辨证属肾阴虚,冲任气血不足,虚火扰动冲任,迫血妄行。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少,病程半年。
血虚月经量少肾阴虚潮热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王某,51岁。右眼睑下垂,复视9个月。右眼睑完全下垂,右眼复视,吞咽咀嚼软弱无力,两下肢酸软无力,头晕,胸胁闷痛,气短。脉沉弦有力,左小于右,舌质红,稍胖有齿痕,苔白黏。病位在脾、胃、肝,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虚继发,夹热。
肝肾阴虚气虚血虚重症肌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尿血、解黑便、鼻衄及皮肤紫斑近3年。舌质淡,舌边尖略红,薄干黄白苔。脉细弦数。中医诊断血证(滑血),证型血虚有热,血燥不宁。舌质红,中根部黄白苔,舌边有瘀斑。脉弦,重按无力。舌淡苔黄,脉弦无力。舌红少苔,脉来弦软。
血虚有热阴虚内热阴亏血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二十二岁,素日血分不调,常感灼热,心中发热。因贪凉受外感,成温病。呕吐难进饮食,饮水亦吐,气息不调,常作呻吟,小便不利,大便泄泻日三四次。舌苔薄而黄,脉象似有力而不实,左部不任重按,一分钟百零二至,摇摇有动象。复诊时呕吐与泄泻愈,小便利,脉象不复摇摇,仍似有力,至数未减,舌苔仍黄。三诊时面红,精神昏愦,时作呻吟,脉弦硬而长,数近七至,两目直视,舌苔变黑,自言热甚,气息不接续。中医病名为温病,证型为阴亏肝肾有热,外感之热内迫,气分虚郁,血虚阴亏,阳明热炽。病因病机为素日阴亏,肝肾有热,外感之热内迫,致小便不利,水归大肠,泄泻。
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血虚阴亏温病
查看详情 →
48岁 周某 发作性全身颤动 烘热汗出 情绪低落 喜静怕乱 恐惧感 月经前后不定 经量偏少 舌淡红 苔白腻 脉细弦 心肝血虚 心神失养 肝郁化火 肝风内动 舌淡红 苔白腻 脉细弦
血虚肝旺肾气虚衰肝郁化火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