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咳嗽+鼻塞+感冒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咳嗽、鼻塞、流涕1周。现病史提示咳嗽伴白质痰,夜间加重,咽痒,口干,大便干结。体格检查示舌红,苔薄黄,脉浮。中医诊断为咳嗽-风燥伤肺。辅助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气管炎表现。
风燥伤肺肺气上逆肺阴虚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感冒发烧2天,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打喷嚏、鼻流清涕、身冷、发热、咳嗽、咳痰、全身酸痛。病程一天。中医病名属外感病,证型为外感风寒,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身热无汗,脉浮紧。
感冒鼻塞咳嗽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鼻塞、流浊涕多年。病程较长,自幼常患感冒、咳嗽、鼻塞,逐年加重。体弱神清,面色晦滞,涕黄时流,张口呼吸,语言重浊。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缓,右寸沉弱。中医诊断为鼻渊(慢性鼻窦炎),证型为肺热型。病因病机属肺热壅盛,邪滞鼻窍。
慢性鼻窦炎肺热型鼻窍不利浊涕腥臭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鼻塞、流浊涕多年,病程较长。体态体弱,面色晦滞,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缓右寸沉弱。主诉鼻塞、流浊涕,伴有头胀痛、嗅觉丧失。诊断为鼻渊(慢性鼻窦炎),证属肺热型。体征见黄涕、张口呼吸、语言重浊。
鼻塞慢性鼻窦炎肺热型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鼻塞流清涕3天。现病史见头晕头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恶风寒、口澹无味、纳谷欠佳、寐差。体格检查见神倦,舌澹、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鼻窍不利。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型为风寒束表型。病位在肺。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白、脉浮紧。
感冒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哮喘4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白沫、喉间痰鸣、下半夜及晨起咳痰多、易出汗、食欲差、形体较瘦、鼻塞流涕、晨起喷嚏频作、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脾肺气虚,偶感时邪,脾失健运。
哮喘脾肺气虚鼻渊疳疾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咳嗽咳痰3周,咳声重,痰多粘稠,胸闷气短,乏力汗出,纳呆食少,便溏日2次。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脾两虚,痰湿内蕴。
咳嗽肺脾两虚痰湿内蕴痰多粘稠
查看详情 →
张某,女,24岁。突发咳嗽、咳痰2天。咳嗽黄痰,黏稠难咳,口干咽痛,头痛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风热犯肺。病因病机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肺热内郁,蒸液成痰。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急性支气管炎表现。
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痰黄黏稠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咳喘伴腹痛25年。咳声重浊不扬,痰白不易咯出,伴胸憋气短,四末发凉,背恶寒,纳少,月经量少色暗。脉细滑数,舌质澹红苔白,体瘦,肤欠润华,指甲少荣。中医诊断为哮喘(寒证)、胃肠功能紊乱、滑胎。病机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肺气失宣。舌淡红苔白,脉细滑数,体瘦,指甲少荣,纳少,背恶寒,四末发凉。
哮喘脾肾阳虚痰湿阻肺滑胎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哮喘4年余。现病史见咳嗽痰多白沫,喉间痰鸣,发作以夜间为甚,咳痰晨起多,易出汗,食欲差、厌食,形体瘦,鼻塞流涕,晨起喷嚏频作,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鼻渊、哮喘。病因禀赋不足,脾肺气虚。病机偶感时邪则鼻塞流涕,哮喘频作;脾失健运则消化不良,厌食。
哮喘鼻渊脾肺气虚痰多白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病起8天,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手固握,牙关紧闭,不能语言。神志欠清,牙关较紧,吞咽饮食困难,语言障碍,大便秘结,小便黄热,左侧肢体偏瘫乏力。脉象弦劲而滑。证属中风闭证。血压160/100mmHg。
中风闭证脑梗死肝风内动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女,57岁,咳喘反复发作二十余年,加重2年。咳痰白黏,时夹黄痰,口干欲热饮,小便频数,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肺气肿病史2年,可疑糖尿病。中医诊断哮喘(痰热蕴肺),辨证为痰热蕴肺,邪入于肺,郁而生热,肺失清肃,痰火内壅,阻滞气道。
哮喘痰热蕴肺肺气肿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突然咳嗽气急,不能平卧,气短痰多作咳。症状包括痰多息鸣而喘,胸闷,鼻塞不通,形寒肢冷,面色皖白,语言低,口不渴,咳唾稀涎。脉象浮紧,舌薄白。诊断为冷哮。证型属阳气虚,外邪侵袭,且胃气亦伤。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外感寒邪,浊阴上干,阳微不化。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薄白。闻诊无特殊记载。问诊提示形寒肢冷,咳唾稀涎。切诊脉象浮紧,后复诊脉象浮细数,苔白腻、尖燥,质澹。再复诊脉象浮细数,苔白腻、尖燥,质澹。四诊信息显示寒邪外感,阳气不足,痰浊内阻。
咳嗽气急痰多胸闷喉间喘鸣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咳嗽15个月。咳甚欲呕,吞酸,入睡困难,咳痰少,无痰,有鼻塞感。舌红少津,苔白少,脉滑。病史提示初由感冒继发气管炎,X线示阻塞性气管炎。经络诊察示太阴经、足太阳经、手厥阴经异常,孔最、尺泽、经渠、郄门、三阴交、丘墟等穴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二诊见舌红苔白厚,脉弦,提示湿热未净,阴津又伤。三诊咳痰已少,七诊胸闷、唇干消失,咳嗽减半,伴过敏性鼻炎。十诊咳嗽渐愈,声音似从胸部发出。十一诊偶有咳嗽,尺泽下仍有结节。十二诊咽至膈部发紧感,病已向愈。
阻塞性气管炎肺气郁结脾肾两虚阴津亏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9岁,头痛、发热4天,病程4天。头痛、发热、咳嗽、鼻塞、腰痛。舌胖,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诊断为感冒(风热犯肺),证属时行感冒,时行疠气袭肺,客于肌表,身热内蕴。
感冒风热头痛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咳喘三年,冬重夏轻,痰中带血,近一年加重,伴鼻塞流涕,咳喘气急,胸闷气憋,不能平卧,痰不易咳出,体乏纳差,夜寐易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体瘦,面黄,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沉滑。辨证为痰浊内蕴,肺失宣降。
咳喘痰浊内蕴肺肾亏虚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