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化热(周期性发烧)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董某
- 性别:女
- 年龄:22岁
- 就诊时间:1973年9月22日
- 主要症状: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周期性发烧,腰及双膝痛,两腿发沉、发酸、无力,恶心,纳差,食后上腹痛,口苦,心烦,心慌、气短,手足心热,汗出以面部及上半身为多,偶有头痛、咽痛等。
病史
- 病程:1973年9月22日因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住院,1974年3月肾炎基本好转。
- 发热情况:2月9日起反复出现周期性发烧,每次高热连续7~10天,最高达41.2℃,一般在38℃~39℃,一天中体温高峰无定时。
- 地区:波状热高发病区,有接触牲畜排泄物史。
实验室检查
- 白血球及血小板:正常
- 血沉:1小时101~130cm
- 血培养:(-)
- 波状热血清凝集试验:第一次玻片法1:50凝集,试管法1:40可疑凝集;第二次玻片法1:40凝集,试管法1:20凝集
- 布氏杆菌皮内试验:12小时(±),24小时基本消退
- X线胸片及消化道造影:(-)
- 骨髓穿刺检查:大致正常
- 谷丙转氨酶:210单位,其他肝功能正常
- 血清肥达氏反应:(-)
中医诊断与治疗
- 中医诊断:寒湿化热
- 治疗过程:
- 8月7日:蒲老会诊,患者发热39℃,头痛,腰膝关节痛,多汗,纳呆,恶心。脉弦数,舌边红,苔黄白腻。蒲老意见:结合脉证,起病前又曾受寒、受湿,分析病因、病史,由受寒湿引起,经过治疗,肾炎虽有好转,但寒湿之邪仍未去净,并有化热的趋势。处方:五积散合四妙丸加泽泻、木瓜。
- 8月13日:药后已不发热,诸症减轻。
- 8月19日:11天来未再发热,自觉轻度腿软及腰痛,一般情况见好。
- 8月31日:从8月26日开始,每晚又发热在37.6℃以下,仅28日晚上38.5℃,伴腰酸、膝及肘关节痛,30日起已退热。
- 9月5日:药后将近一月,这次发热间隔19天,发热4天,高峰为38.5℃,只一两小时便降,余均在37.6℃以下,病情大为好转。
- 9月28日:已30天未发热,情况良好,尚有腰膝轻痛,夜间四肢胀,其他无不适。原方继服,加木瓜丸,早晚各服一丸。
- 10月8日:仍有轻度腰腿痛外,已40天未发热。复查尿常规正常,血沉1小时25mm。
- 10月21日:已50余天未发热,仍有腰腿痛。血沉降为10mm/1h。继服前方,巩固疗效。
- 11月29日:近来作波状热补体结合试验:阴性。患者情况良好,已3个多月未发热而出院。
按语
- 蒲老意见:治病求本,就是要透过疾病的现象找出疾病的本质,从而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蒲老善于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本例是一个长期周期性高烧的患者,蒲老不是只看到高烧这个现象,单纯地退烧,而是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史,辨证论治,全面具体的综合分析,认为本病由感受寒湿引起,郁久化热,所发寒湿化热是为本病的主要矛盾。但结合季节气候的客观情况,先以四妙丸加味以清热利湿,使病情有所好转,等秋后则以其寒湿是本、蕴热是标为治,遂以散寒除湿为主,兼清蕴热为辅而告痊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