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朱某
- 性别:女
- 年龄:18岁
- 就诊日期:1977年3月1日
初诊情况
1. 主诉
发热五六天,因高热40℃入院。西医拟诊“发热待查”。
2. 临床表现
- 发热、微恶寒
- 寒热往来
- 汗出不彻
- 咽干口苦
- 胸胁满闷
- 小溲短赤
- 便结两天
3. 体征
- 舌红苔薄白
- 脉弦数
4. 诊断
症属少阳而太阳表证未罢
5. 治疗方案
- 方剂:柴胡桂枝汤
- 药物:
- 桂枝 3克
- 柴胡 4.5克
- 白芍 6克
- 条芩 9克
- 清甘草 3克
- 生姜 2片
- 红枣 3枚
- 剂量:3剂
二诊情况
1. 临床表现
- 汗出较多
- 热度已退
- 寒热不作
- 稍有咳嗽
2. 体征
- 舌红苔薄黄
- 脉缓
3. 诊断
表邪初解,上焦余热未清
4. 治疗方案
- 方剂:轻宣理肺汤
- 药物:
- 桑叶 9克
- 蜜枇杷叶 9克
- 杏仁 9克
- 连翘 9克
- 薄荷 2.4克
- 象贝 9克
- 条芩 4.5克
- 陈皮 3克
- 生草 2.4克
- 剂量:3剂
按语
《伤寒论》146条云:“伤寒论六七日,反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为邪入少阳而太阳证尚未罢的证治。本例的病情属这一类型。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闷、脉象弦数为一系列少阳见症;又有微恶寒、汗出不彻的太阳表证,故宜于柴桂汤。其加减之处,以不呕而去半夏,不渴而去人参,悉遵仲师之法度。由于辨证精确,见效甚速,服后二天热退;余邪不清,恋肺作咳,遂以轻清宣肺,三日而安矣。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