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陈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40岁
- 病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年
主诉
- 素体怕热,近时转为怕冷
- 发作频繁,发作时两手震颤,甚至全身抽筋
- 寒振蜷卧,缩入阴筋
- 颈项背部筋脉拘急不舒
- 手心出汗,头晕面浮心悸
- 急躁易怒,怒则发作尤甚
- 冬天发作更多,发作多在深夜睡醒时
- 腰痛遗精阳痿
- 视力和记忆力减退
- 虽能食而乏味,大便先硬后溏
- 口不干渴,晨起时吐白痰
- 舌质澹红,脉左细弱而右稍弦
初诊(1978年1月10日)
-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方剂:桂甘龙牡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 药物:
- 桂枝 10克
- 甘草 10克
- 生龙牡各 60克
- 生黄芪 15克
- 防风 10克
- 白术 15克
- 白芍 15克
- 葛根 30克
- 桑寄生 30克
- 珍珠粉 1克
二诊
- 病情:怕冷减轻,口味好转,大便成形
- 方剂:守上方
- 药物:
- 桂枝 10克
- 甘草 10克
- 生龙牡各 60克
- 生黄芪 15克
- 防风 10克
- 白术 15克
- 白芍 15克
- 葛根 30克
- 桑寄生 30克
- 珍珠粉 1克
三诊
- 病情:虽仍手颤抽筋,但怕冷缩阳见好,脉象稍呈弦数
- 方剂:守上方加龟胶、鳖甲各 15克,百合、代赭石、小麦、红枣各 30克,川、怀牛膝各 10克
- 药物:
- 桂枝 10克
- 甘草 10克
- 生龙牡各 30克
- 生黄芪 30克
- 防风 10克
- 白术 15克
- 白芍 15克
- 葛根 30克
- 桑寄生 30克
- 珍珠粉 1克
- 龟胶 15克
- 鳖甲 15克
- 百合 30克
- 代赭石 30克
- 小麦 30克
- 红枣 30克
- 川牛膝 10克
- 怀牛膝 10克
四诊
- 病情:未再发作,但有时感到心沉如坐电梯然
- 方剂:龟胶 15克,鳖甲 15克,生龙牡各 30克,白芍 15克,甘草 10克,五味子 5克,枸杞子 15克,桑寄生 30克,党参 30克,黄芪 30克
- 药物:
- 龟胶 15克
- 鳖甲 15克
- 生龙牡各 30克
- 白芍 15克
- 甘草 10克
- 五味子 5克
- 枸杞子 15克
- 桑寄生 30克
- 党参 30克
- 黄芪 30克
五诊
- 病情:已有3周未再发作,心沉感觉减少,背部筋急酸痛和阳痿均好转,精神转佳
- 方剂:守上方长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
一般来说,“甲亢”的病理基础是阴虚阳亢,已如上述。但并不尽然,如例332的逍遥散证,例333的参苓白术散证,例334的桂甘龙牡汤证等,又当别论。今分析之:
- 例332的“甲亢”,伴有经期前后右乳房胀痛有核和腹胀面浮脚肿时吐白痰等症,显属肝郁气滞所致。故采用逍遥散疏肝解郁为主,或加大腹皮以行气消肿,或加丹参、泽兰、益母草、夏枯草以调经消肿,或加二陈汤以化痰饮,或加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以安神魂。由于药证吻合,故获良效。
- 例333的“甲亢”虽然现有肝经阴虚风动的两手震颤手麻面麻两目干涩步履有飘浮感和肾虚的腰酸尿频等症,但从怯寒手足冷,容易感冒,食少腹胀,口澹不渴,大便软烂,面浮脚肿,舌胖苔白腻,脉细弱来看,显见肝病及脾,纳化功能障碍,后天元气不足。故初诊投以杞菊地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一方面滋补肝肾以熄内风,另一方面补益中气以助运化,在肝胃情况获得好转后,从二诊起,即全力进行补脾益气,以培后天之本,采用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而在用此方后,随着脾胃情况的改善,肝风症状全除,可见前人所谓“安土熄风”法是确有妙用的。
- 例334的“甲亢”,虽亦属于气阴两虚之候,但从平时怕冷和发作时寒振缩阳并伴有虽能食而乏味吐痰不渴大便先硬后溏阳痿等症来看,显然偏于阳气虚。故初诊采用桂甘龙牡汤合玉屏风散等以温补阳气,镇定神魂为主,初服5剂,即获显效。二诊守方继服5剂后,虽因出差停药日久而复发,但怕冷和缩阳仍然见好。三诊由于脉象稍呈弦数,故加入龟胶、鳖甲等以兼养其阴,更服5剂,即未再发作。最后则采用气阴双补之法以善后巩固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