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淋医案
初诊信息
1. 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50岁
- 就诊日期:2005年8月8日
2. 主诉
排尿不畅,尿频,尿痛1年余。
3. 详细症状
- 排尿不畅
- 尿频
- 尿痛
- 尿少
- 排尿时伴有灼热感,色黄
- 腰膝酸软
- 胸闷气短
- 胃脘嘈杂
- 少寐多梦
- 食欲可
- 大便正常
4. 体征
- 面白无华
- 眼睑轻度浮肿
- 双下肢指压痕(+)
- 舌澹红,少苔
- 脉沉弦细
5. 既往史
- 1年前出现排尿不畅,尿频,尿痛,伴见腰部酸痛
- 经沉阳市七院检查,尿常规示:WBC(10~15)/HP, 诊断为“尿路感染”,给予口服氟哌酸治疗,症状有所改善
- 上症反复发作,多次复查肾脏彩超未见异常
- 喜食酸
- 平日工作压力较大
- 冠心病病史1年
- 曾因产后大出血输血2次
6. 诊断
热淋证
7. 病机分析
- 患者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胸中
- 水液代谢失常,不能宣发而结为痰饮
- 不能下注膀胱而化为尿液,故见胸闷气短,胃脘嘈杂,小便短少
- 郁久化热,湿热互结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故见排尿不畅,尿频,尿痛,尿热赤
- 患者素体肾气本虚,加之曾有产后大出血,而使肾阴愈亏,故见腰膝酸软
- 阴虚而火旺,则见少寐多梦
- 舌脉均示气郁血行不畅,阴血不足之证
8. 治法
行气解郁,利湿通淋
9. 方药
- 通淋汤
- 柴胡10g
- 瓜蒌20g
- 薤白15g
- 丹参15g
- 香附15g
- 橘核20g
- 草薢15g
- 石韦10g
- 当归20g
- 茴香5g
- 黄连10g
- 苦槐10g
- 海金沙15g
- 6剂,水煎服,日2剂
10. 指导
- 勿劳累
- 调情志
- 忌辛辣食物
- 多饮水
复诊信息
1. 复诊时间
2005年8月15日
2. 主诉
排尿较前通畅,尿量增多,胸闷气短及胃部不适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有腰酸、乏力等症,夜眠欠佳
3. 体征
- 面白色澹
- 舌澹红,少苔
- 脉沉细
4. 诊断
热淋证
5. 病机分析
- 肝郁得解,肝气得舒,则水道通利,排尿不畅之症缓解
- 清热通淋,湿热得利,则通则不痛
- 肾水不足,而心火独旺,心肾不交故见少寐
6. 治法
清热利湿,养肾益肝
7. 方药
- 栀子豉汤合二妙散加减
- 柴胡10g
- 当归20g
- 泽泻15g
- 黄柏15g
- 苍术15g
- 地肤子10g
- 杜仲20g
- 桑寄生15g
- 焦山栀15g
- 豆豉15g
- 丹参15g
- 竹叶10g
- 6剂,水煎服,日2剂
8. 指导
- 继续调养肝肾
- 注意精神调节
按语
患者为一中年女性,恰处于绝经前后,肝肾阴血不足,故见腰酸少寐等症;每于情志郁怒而排尿不畅加重,症见尿频,尿痛,尿少而黄,实为心火引动肝郁之火而起,郁滞气机,水液代谢失常,郁久化热,湿热互结所致;郁则生痰,痰气互结于胸中,则见胸闷气短,三焦水道受阻,则湿聚而不化,郁者更郁,二者互为因果。故气郁为因,湿热蕴结为本,只有行气解郁,清热利湿方可通利水道而使病解。瓜蒌、薤白行气化痰,开胸散结,配合香附、橘核疏肝,丹参活血,实为解郁之良药;柴胡、当归养血调肝,黄连、苦槐清湿热且坚肾阴,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萆薢、石韦、海金沙兼具清热利湿通淋之作用,然各司其职,萆薢善于利浊,石韦偏于凉血,海金沙重在清热,三者配伍互为佐使又有协同作用;小茴香佐制前方药味之寒凉,避其伤正。复诊,患者肝郁得解,湿热未清,故当继续加强清热利湿之效,然肾阴不足之症愈显,此时又面临滋阴与利湿之间的矛盾,杜仲配桑寄生即可除湿又可益肝肾为其治疗另辟了一条蹊径。肝肾得养,虚火可灭,湿热可除,无虑伤阴之弊,实见李老心思之灵巧,用药之精妙。李老特别指出:对于更年期妇女,用药一定兼顾调养肝肾,如忽视调整阴阳则用药实难取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