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1岁,女性。胃脘嘈杂疼痛,胃酸过多,进食后缓解,头昏心慌,纳呆,大便溏薄,经行腹痛,周身肌肉酸痛。苔净,口不渴,脉濡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舌象苔净,脉象濡细。病程涉及胃部症状及经行腹痛,病机属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胃脘嘈杂胃酸过多头昏心慌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胃脘嘈杂,病程半年余。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脾胃不和、气郁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失调、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舌苔白,中心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胸骨后疼痛,痛窜后背,伴反酸、胃脘嘈杂、喜暖怕冷、口不渴、舌边痛。切诊见脉弦。
胃脘嘈杂胸痹脾胃不和气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胃脘嘈杂不适5个月,伴有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纳少、下肢无力、面现浮红。舌淡,苔白略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嘈杂,辨证为心脾两虚,胃热失降。
胃脘嘈杂心脾两虚胃热失降
查看详情 →
女,72岁,胃脘嘈杂3个月,食少腹胀,嗳气,胸闷气短,夜寐不实,头汗及上半身汗出,口干,大便不爽。肝胃郁热,腑气不通。面色萎黄,舌苔白,脉弦滑。
胃脘嘈杂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郁热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7岁。胃脘嘈杂,头胀,血压高,胸背掣痛,烦躁,面浮腿肿,小便不利,左半身麻木,足跟痛,大便日二行,月经提前。舌苔薄,脉细弦滑。肝郁脾困,虚阳上扰,气血失调,下焦湿浊。面色无华,舌苔薄,脉细弦滑。
胃脘嘈杂肝郁脾困虚阳上扰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胃脘嘈杂胀满1年余,加重5月。胃癌术后,舌淡红、苔薄黄、舌下纹黯,脉弦。嘈杂,寒热错杂,肝胃郁热。胃脘嘈杂、腹胀、嗳气、泛酸、胃纳欠佳、大便2~3日1次、寐劣。疲劳消瘦,多食不运。
胃脘嘈杂胃癌术后脾胃虚弱痰瘀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排尿不畅、尿频、尿痛1年余。症状包括尿少、尿热赤、腰膝酸软、胸闷气短、胃脘嘈杂、少寐多梦。体征见面白无华、眼睑轻度浮肿、双下肢指压痕阳性、舌澹红少苔、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热淋证,病机为肝气郁结,水液代谢失常,郁久化热,湿热互结于膀胱,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胃脘嘈杂热淋证肝气郁结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鼻窦炎病史,近日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头昏脑胀,气短乏力,恶风汗出。中医病名鼻渊,证型肺气虚寒。舌澹红,白苔,双脉沉。二诊主诉鼻塞流涕明显好转,胃脘嘈杂,反酸数周,舌澹白,苔白,双脉滑数。
胃脘嘈杂鼻渊肺气虚寒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4岁。主诉胃脘嘈杂,心烦1周多。症状包括胃脘嘈杂疼痛,心烦,恶心,头重,背困。舌苔白,脉弦紧。辨证为三阳合病。二诊时症状有所缓解,仍嘈杂泛酸,背痛,纳呆,失眠,口干。舌苔白,脉弦紧稍数。辨证为肝胃不和,食滞不化。
胃脘嘈杂心烦肝郁食积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口干口苦、胃脘嘈杂、腹胀、咳嗽痰多、腰部及四肢肌肉酸痛、纳少眠差、遗尿、大便干如羊屎。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兼有痰瘀证。面色白光白少泽,舌胖大中裂,舌边紫暗瘀斑,苔薄白少津。左侧脉象虚弦,按之无力,尺弱;右侧脉象沉弦,尺弱。
胃脘嘈杂心悸气阴两虚痰瘀证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宿有胃疾,喜热饮,心下痞满,胃脘嘈杂恶心,舌红,苔黄,脉细数,中虚胃热,中焦升降失司
胃脘嘈杂胃热中焦失调心下痞满
查看详情 →
女,68岁,偏胖,冠心病史。胃脘部嘈杂不适,食欲差。舌苔无异,右脉沉弱。气分不足,气虚无力推行血液,至心脉阻滞,血行不畅。左脉如常,右脉沉弱。
胃脘嘈杂气分不足心脉阻滞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头顶痛,时有眩晕,耳鸣,月经量少,胃脘嘈杂,卧时肘臂辛痠。舌质红,苔微黄兼薄白。六脉微弱,两关脉见。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大肠经、脾经、小肠经、胆经、膀胱经、肺经、胃经、心包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失调或倒置。病程涉及多时段,症状包括四肢关节辛辣感、心悸、全身乏力、胃脘不适、眩晕。病因病机涉及肺湿热、肝气郁结、肝阴虚血瘀、脾胃寒热不和挟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涉及肝气郁结、肝阴虚、脾虚湿困、肺热等。
胃脘嘈杂头顶痛眩晕耳鸣
查看详情 →
女,52岁,月经紊乱2年,轰热汗出,心烦、心悸、乳胀、夜寐欠安,胃脘嘈杂、泛酸。舌苔薄白,舌尖略红,脉弦细。证属心肝火旺、肝胃不和。
胃脘嘈杂月经紊乱心肝火旺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38岁男,双手多关节肿胀、疼痛3月,晨僵半日,活动困难。尪痹,寒热错杂,外感风寒,内伤湿热。舌质偏红、苔薄,脉弦带滑。形体壮实、皮肤黝黑。全身轻度畏寒,双腕自觉发热。
胃脘嘈杂尪痹寒热错杂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失眠,晨起咽中痰多,胃脘嘈杂,纳食少,情绪易怒,心中不清净,面容憔悴。舌暗,苔薄白,脉沉。证属肝气郁滞,脾虚生痰。
胃脘嘈杂失眠肝气郁滞脾虚生痰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嗳气5年,再发3月余。主症为嗳气、胃脘嘈杂,得食则舒,口中黏腻,纳欠,寐欠,大便艰涩,小便黄。中医病名呃逆,证型脾虚气滞、湿热内蕴、兼夹痰瘀。望诊见舌暗红,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苔白厚、浊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纳欠、寐欠、大便艰涩、小便黄。切诊脉沉弱。
胃脘嘈杂呃逆脾虚气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胃脘嘈杂1年,伴胃痛3个月。现病史提示胃脘不舒、胃痛隐隐、腹胀、大便秘结、夜寐不谧。舌质偏红、苔两侧薄腻中少而裂,脉象小弦。辨证为肝郁犯胃,胃失和降,气滞热郁,损耗胃阴。
胃脘嘈杂萎缩性胃炎肝郁犯胃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骨后痛半年,活动后发作,含服硝酸山梨醇酯可缓解,伴胃脘嘈杂,进食不适,痛及后背,伴憋气。舌质澹红,舌苔白,中心黄厚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脾胃不和,气郁血瘀之胸痹。病程半年,症状反复,伴胃脘不适、喜暖怕冷、舌边疼痛。
胃脘嘈杂胸痹脾胃不和气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胃脘部嘈杂不舒、烧心、泛酸,病程2月余。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热郁中焦。主症包括胃脘嘈杂、烧心、泛酸、食后饱胀、嗳气、反胃、纳差、肠鸣、便秘。病机属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热郁中焦。
胃脘嘈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