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1例)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32岁
  • 婚姻状况:已婚
  • 职业:湖南省长沙市干部
  • 就诊时间:2009年11月13日

初诊(2009年11月13日)

1. 主诉

  • 患者10年前渐起腹部发胖,继则下腹部、胸部、乳房、臀部亦变胖。
  • 近来稍活动即感气急,有时有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活动减少。

2. 体征

  • 身高1.62m, 体重85公斤
  • 心率96次/分,血压142/90mmHg
  • 腹部较隆起,无压痛
  •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 生化检查:甘油三酯2.86mmol/L, 胆固醇5.88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7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4.58mmol/L

3. 西医诊断

  • 单纯性肥胖

4. 证候

  • 患者感稍活动即气急,时有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活动减少,自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心烦胸闷,口干不喜饮,腹胀嗳气,食纳欠佳,嗜睡多眠,月经量少,小便较黄,大便干结,舌苔灰腻,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濡。

5. 辨证

  • 脾气不足,痰湿阻络

6. 治法

  • 补中益脾,祛湿化痰

7. 方药

  • 生山楂10g, 黄芪20g, 茯苓15g, 猪苓15g, 草决明20g, 泽泻10g, 苍术10g, 香附10g, 白芍12g, 田基黄20g, 薏苡仁15g, 厚朴5g, 甘草6g
  • 7剂,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2009年11月20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服药后症状减轻,心烦、疲乏好转,食欲减退。小便较黄,大便稍干
  • 有效守方,原方继进10剂

三诊(2009年11月30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体重减轻4.5公斤
  • 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口干口苦,心烦、疲乏均已消失,食欲减退,大便正常,舌苔白薄,舌质稍红,脉沉而弦
  • 痰湿始祛,脾气渐充

2. 方药

  • 生山楂15g, 草决明30g, 赤小豆30g, 黄芪20g, 苍术10g, 白术10g, 田基黄20g, 柴胡10g, 泽泻10g, 甘草6g
  • 10剂,水煎服

四诊(2009年12月11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体重减轻,痰湿渐祛,脾气渐充

2. 方药

  • 生山楂10g, 黄芪20g, 茯苓15g, 猪苓15g, 草决明20g, 苍术10g, 香附10g, 白芍12g, 薏苡仁15g, 厚朴5g, 荷叶10g, 甘草6g
  • 10剂,水煎服

五诊(2009年12月21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服药后感舒适,食欲正常,舌苔白薄,舌质澹红,脉沉弦而缓
  • 痰湿渐祛,脾气较充

2. 方药

  • 生山楂10g, 黄芪20g, 茯苓15g, 猪苓15g, 草决明20g, 苍术10g, 香附10g, 白芍12g, 薏苡仁15g, 厚朴5g, 荷叶10g, 甘草6g
  • 10剂,水煎服

六诊(2009年12月31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服药后症状已基本消除,食欲正常,舌苔白薄,舌质澹红,脉沉弦而缓
  • 痰湿渐祛,脾气较充

2. 方药

  • 生山楂20g, 草决明30g, 赤小豆30g, 荷叶10g, 黄芪20g, 厚朴8g, 车前仁20g, 杭菊10g, 猪苓15g, 木通10g, 双钩10g, 甘草6g
  • 10剂,水煎服

七诊(2010年1月12日)

1. 病情变化

  • 患者体重已降至正常,症状消除,食欲正常,舌苔白薄,舌质澹红,脉沉而缓
  • 痰湿已祛,脾气较充

2. 方药

  • 草决明15g, 荷叶10g, 黄芪20g, 白术15g, 党参30g, 葛根15g, 砂仁10g, 山药15g, 杭菊10g
  • 10剂,水煎服

八诊(2010年1月25日)

1. 病情变化

  • 抽血复查:血脂、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 患者多次复查体重均正常
  • 随访2年无恙

按语

  •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增加。肥胖症的定义,目前多以理想体重和体重指数为依据。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或BMI>24可定为肥胖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又不到20%者称为超重。
  • 本例患者10年前渐起腹部发胖,继则下腹部、胸部、乳房、臀部亦变胖。此乃脾气不足,痰湿阻络所致。因为脾气不足,故患者稍活动即感气急,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食纳欠佳,嗜睡多眠,月经量少,脉细而濡。又脾主运化,今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水湿不能排出体外,阻于经络,形成痰湿,故患者形体增胖,腹胀嗳气,舌苔灰腻。痰湿阻络,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治疗当补中益脾,祛湿化痰。方用胃苓汤加减。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除满宽中,香附理气解郁;茯苓,猪苓健脾利湿;泽泻,薏苡仁利尿化湿;黄芪,甘草补中益脾;山楂消食化积;白芍柔肝养阴;草决明,田基黄清肝除湿。诸药配伍,合用而建功。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