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病史
患者广××,男,22岁。初诊日期:1978年1月9日。
- 病史:患者膝踝关节疼痛肿大,时肿时消,历时两年余,病势逐渐加重。肢体关节活动不能自如,下肢肌肉萎缩而乏弱无力,严重时不能行走。1976年冬,因手脚冻伤而肿胀疼痛,认为冻疮,未经治疗。1977年冬,右脚开始肿痛,不能行走,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抗风湿及激素类药物治疗,证即减轻,能扶杖而行,但关节仍反复肿痛。1978年1月2日,因感冒发热,继而出现右膝及踝趾关节红肿,疼痛难忍。去某医院就诊,经摄片和化验,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治疗无效,而求治于中医。
主证
- 身体状况:身体瘦弱,面目虚浮;下肢肌肉萎缩变细,重着无力,左甚于右;膝踝关节肿大,手食指及足大趾明显变形,疼痛剧烈,不能行走,需人搀扶或背负,腰嵴痰痛而不能转侧。
- 其他症状:畏寒喜暖,夜间发热;心烦,食欲不振;大便溏,日行二、三次;溺短而溷浊。
- 舌脉:舌质澹、苔白腻,脉沉弦细。
辨证
- 体质:体质素弱,常患感冒,阳气虚弱。
- 病因:风寒湿邪客入经脉,留滞不去损伤筋骨而成痹。历经两年未愈,气血耗损,气血不足经脉失养,以致肌肉萎缩,肢体变细;寒湿之邪久恋,内舍于肾,筋骨失于精血濡养而关节僵化变形。腰乃肾之府,肾虚邪恋而腰痛不能自如转侧;邪客经脉则缩踡引急,关节不能屈伸而疼痛难忍。
- 证型:上述诸证均系寒湿壅滞经脉,进而损及肝肾,尪痹之状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