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惊风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年龄:5岁
  • 体质:禀赋不足,体弱多病
  • 主要症状:腹胀、呕泻

病史与治疗过程

  1. 初次治疗

    • 诊断:医作伤食治
    • 方剂:太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术)
    • 结果:腹泻转剧,呕亦未止
  2. 第二次治疗

    • 诊断:体虚
    • 方剂:六君子汤
    • 结果:腹胀如鼓,痛不可忍
  3. 第三次治疗

    • 诊断:实证
    • 方剂:大承气汤
    • 结果:胀痛虽已,而腹泻不止
  4. 第四次治疗

    • 诊断:神疲气短,汗出肢厥,手足不时抽搐
    • 方剂:人参四逆汤
    • 结果:夜半阳回,肢温搐停,汗收泻止
  5. 第五次治疗

    • 方剂:理中汤加黄芪、补骨脂
    • 药物
      • 党参15g
      • 白术12g
      • 干姜3g
      • 炙甘草6g
      • 黄芪9g
      • 补骨脂9g
    • 结果:历时半月,未易方而复常

按语

  • 原文按语
    • 患儿体弱伤食,消补兼用原为不误,服药而泻甚者,乃药攻积之力,积尽泻自止又何疑?惜易医而进温补,固积增病,犯实实之戒;后医治虽合法,但于人不审体质,于证不分轻重,病轻而药重,以致演成阴阳虚脱之危症,病虽获救,然亦险矣,辨证其可忽诸?
  • 点评
    • 患儿腹泻不止,神疲气短,息微目合,已见阳脱之势,然“启视其目,神光尚好,此乃关键之处,许其可治”。点明“神光尚好,此乃关键之处”,强调神气在辨证中的重要性,符合“上工守神”经旨。郑钦安亦重视这一点:“不问发热、汗出、淡语、口渴、饮冷,但见无神,便以大剂回阳饮治之,百治百生。”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