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病案背景

胃痛之病名《内经》始有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胃痛在古代文献中多被称为“心痛”“心下痛”,如《内经》《千金要方》等书中所记载之心痛,多指胃痛而言。至明《医学正传》载:“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其对胃脘痛与心痛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并较早认识到胃痛发病与肝郁有关。

一诊

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58岁
  • 职业:退休

主诉

因“间断性胃痛5年,加重5天”就诊。

现病史

5年前出现胃痛,食后胃胀,伴反酸,无黑便,曾就诊于市内多家医院,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改变”。此后,患者胃痛症状时有发生,曾多次接受系统治疗(具体用药、用量不详),但病情常反复发作。5天前,患者因情志刺激后再次出现上症,为求中医药治疗来我院门诊。

体征

  • 舌象:澹红,苔薄白
  • 脉象:弦滑
  • 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腹壁浅表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
  •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