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诊治浅析

1. 咳嗽概述

咳嗽四时均可发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均可致咳。《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的发生。古有“诸疾易治,咳嗽难医”之说。咳嗽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不论外感、内伤,均属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所致。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最终影响到肺才致咳。《景岳全书·咳嗽》曰:“咳证虽多,无非为肺。”

2.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多因气候突变,冷热无常,外邪内侵,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壅遏,清肃失常,而致咳嗽。刘老治疗外感咳嗽首先宣肺、清肃,使邪有出路,宛若启门驱贼,使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则咳自止。还特别强调,外感之始,绝不能滥用乌梅、诃子、五味子之类以收敛肺气,以免闭门留寇,贻害无穷。若外无表证,内无痰浊留恋,而咳仍剧者,亦可使用收敛之品,以应其肺之“开阖”。《丹溪心法》云:“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

3.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有肺脏虚弱本脏病变而致者,多由外感咳嗽失治、误治转化而来。亦有肝经气火上犯,木火刑金;脾湿生痰上干;肾脏亏损,气失摄纳,气逆于上,或肾阴亏虚,虚火烁金等而致者。《景岳全书·咳嗽》云:“内脏之咳,先伤脏,故必由脏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刘老治疗内伤咳嗽重视健脾化痰。咳嗽一证,病位虽在肺,但属气机失调,而脾胃属于中焦,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况且,脾乃肺母,生痰之源,健脾即是补肺(培土生金),一能杜绝生痰之源,二使水谷精微上输以养肺,气得化津,则肺复宣发肃降,咳嗽自平。

4. 经验方

咳平汤

组成: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2g, 杏仁10g, 桔梗12g, 紫菀10g, 枇杷叶12g, 浙贝15g, 前胡10g, 炙甘草6g。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