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证、中风后遗症(癫痫、脑出血术后)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钟某
- 性别:男
- 年龄:32岁
- 职业:深圳市某公司职员
- 初诊日期:1994年11月15日
主诉
左侧半身不遂,手脚关节僵硬,口眼㖞斜4年,伴阵发性晕厥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吊,持续1~3min, 每周发作1次,醒后头脑不清爽,神疲,发作3年。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
- 1989年8月患脑出血而昏迷,CT示:“右基底节区大面积血肿,出血量约为70ml”
- 在广州等地经抢救及开颅术后清醒
- 后经西药治疗生活能自理
- 1994年8月4日CT复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血肿术后改变,低密度软化灶”
体征
- 意识清楚
- 口角右歪,伸舌偏左
- 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增强,轻度肌萎缩,左手指、腕、踝关节僵硬
- 左侧浅感觉减退,掌颌反射阳性,巴氏征阳性
- 血压105/72mmHg
辨证
-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 患者因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浊上冲于脑,鼓荡脑髓脉络,以致络破血溢,瘀血、痰浊滞于脑窍而风中于脏
- 经过西医抢救及开颅术等措施后,肝风扩张之势收敛,痰瘀减轻,但肝阳肝风未息,痰瘀未净
- 故仍有半身不遂,口角㖞斜,关节强硬,风阳痰浊瘀血蒙蔽心窍,流窜经络,则痛证发作
- 其肌肉萎缩面色暗滞,神疲,头昏,舌澹紫苔薄白,脉弦细沉,表明气虚血瘀痰滞
- 证属肝风痰浊内扰,气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