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之医案
病情概述
石疽乃气血冰凝成此恶疾,起自左腋结硬,渐次硬及乳房、肩臂颈项,木肿,日夜掣痛,气血俱虚,难治之症。姑念远来,勉方冀幸。
初诊方剂
- 党参
- 大熟地
- 上肉桂
- 焦白术
- 大白芍
- 全当归
- 川芎
- 茯苓
- 香附
- 炙甘草
- 桑皮
- 红枣头
诊断分析
抑郁伤肝,思虑伤脾,肝脾荣损,气动于中,木火夹痰上升,少阳经气郁结颈左,发为石疽。硬坚如石,肩项酸胀,牙紧喉痹,脉细神羸,已入沉疴,势难挽救。姑念远来,拟方回府调理。
二诊方剂
- 党参
- 冬术
- 当归
- 川芎
- 白芍
- 香附
- 大贝
- 清半夏
- 陈皮
- 茯苓
- 甘草
- 煨姜
- 红枣
诊断分析
心肝抑郁不遂,气化为火,火与痰升,颈左发为石疽。坚肿色红,势将外溃,溃则难愈。姑拟养荣清肝化坚。
三诊方剂
- 北沙参
- 川芎
- 白芍
- 元参
- 香附
- 清半夏
- 大贝
- 当归
- 连翘
- 中生地
- 左牡蛎
- 橘叶
诊断分析
肝脾郁结,气与痰滞,石疽坚肿,咽肿喉痹,牙紧颈酸,项胀,厥少不和,经络壅塞,七情至伤之病,治调非易。脾胃又薄,便溏,食入作呕吐,慎防脾败。姑拟扶土和中,冀其纳谷为幸。
四诊方剂
- 焦白冬术(枳实二分同炒)
- 佩兰
- 木香
- 枳壳
- 砂仁
- 陈皮
- 潞党参(藿香炒)
- 半夏
- 郁金
- 谷芽
- 炙甘草
- 茯苓
- 金橘叶
- 治虚劳呕吐方
诊断分析
呕吐已止,饮食加增,石疽肿亦较退,似有转机。但牙紧未松,喉痹未舒,脉沉弦涩,阴伤木郁,痰气凝痹。上尚在险途,恐未为可恃。姑从原法治之。
五诊方剂
- 党参
- 冬术
- 川芎
- 当归
- 半夏
- 砂仁
- 陈皮
- 枳壳
- 佩兰
- 广郁金
- 白芍
- 橘叶
诊断分析
石疽肿硬稍松,七情至伤之病究难消散,因日来饮食加增,精神稍复。姑拟原方进治。
六诊方剂
- 党参
- 当归
- 清半夏
- 佩兰
- 冬术
- 白芍
- 陈皮
- 炙草
- 川芎
- 茯苓
- 大贝
- 老姜
- 橘叶
诊断分析
日来精神饮食倍增,石疽坚肿亦见收束,是万亿之幸也,宜香贝养荣汤主之。
七诊方剂
- 党参
- 当归
- 白芍
- 陈皮
- 白术
- 川芎
- 茯苓
- 清半夏
- 大贝
- 香附
- 炙甘草
- 牡蛎
- 红枣
- 橘叶
诊断分析
恙势日见起色,宗前法治。
八诊方剂
- 生地
- 蒲黄炒
- 当归
- 陈皮
- 大贝
- 白芍
- 潞党参
- 川芎
- 茯苓
- 香附
- 清半夏
- 牡蛎
- 远志
- 金菊叶
- 红枣
- 姜
诊断分析
石疽肿势稍加,且作胀痛,肝火复升,宜和荣化坚,兼舒肝郁。前方去生地、远志,加夏枯草。
九诊方剂
- 当归
- 赤芍
- 桃仁
- 茯苓
- 肉桂
- 清半夏
- 陈皮
- 甘草
- 延胡
- 恳子
- 生姜
诊断分析
石疽复肿,又复作吐,心胸懊侬,肝胃气逆,极虚之体,攻补两难。属在险途。姑拟香砂六君汤加味主之。
十诊方剂
- 当参
- 冬术
- 当归
- 佩兰
- 广皮
- 茯苓
- 谷芽
- 木香
- 砂仁
- 清半夏
- 炙草
- 郁金
- 生姜
- 枣
诊断分析
痰气血积于肝络,少腹两旁,石疽坚肿,木不知痛。姑拟温消,冀其不溃乃吉。
十一诊方剂
- 当归
- 赤芍
- 桃仁
- 茯苓
- 肉桂
- 清半夏
- 陈皮
- 甘草
- 延胡
- 恳子
- 生姜
诊断分析
湿瘀凝滞经络,委阳穴石疽坚肿,色紫锨,及内侧足肚木肿,夜分热痛。将来难于收敛,急为利湿化凝,以冀收束为要。
十二诊方剂
- 生首乌
- 归尾
- 甘草
- 没药
- 连翘
- 川萆薢
- 赤芍
- 桃仁
- 黄柏
- 泽兰
- 淮牛膝
- 广皮
- 桑枝
诊断分析
郁怒伤肝,气滞于络,络血因之留阻,胸胁作痛,继之乳根坚肿,石疽大症,脉来弦强,动劳喘气,自汗盗汗,肝阴伤,肾气不摄,症势极重。拟育阴柔肝,以化坚结。
十三诊方剂
- 北沙参
- 牡蛎
- 当归
- 大贝
- 白芍
- 远志肉
- 泽兰
- 茯神
- 丹参
- 广皮
- 橘叶
- 瓜蒌子
- 藕节
按语
郁怒伤肝,气滞于络,络血因之留阻,胸胁作痛,继之乳根坚肿,石疽大症,脉来弦强,动劳喘气,自汗盗汗,肝阴伤,肾气不摄,症势极重。拟育阴柔肝,以化坚结。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