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贻芳医案

案例一:宣发肺气、扶正逐邪兼养阴治疗热证

个人信息

  • 患者姓名:王某
  • 性别:女
  • 年龄:47岁

初诊信息

  • 日期:2013年2月5日
  • 主诉:发热半个月
  • 现病史
    • 2013年1月17日因家人感冒传染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痛,体温最高37.5℃,自服阿奇霉素片,治疗3天,症状无好转。
    • 坐飞机到美国后症状加重,伴有咽痛身感烘热,美国医生给予口服萘普生500mg, 日两次。
    • 在美国2天后返回国内,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感染,予输液利巴韦林0.1克/日,喜炎平375毫克/日,并静点赖氨匹林,口服蓝芩口服液等,治疗六天,症状无缓解,出现咳嗽,咽痒。
    • 后到眼科医院就诊,服用汤药(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味)三剂,体温仍不降,每天下午及夜间升至37.3℃左右,伴有乏力、腰酸痛。
  • 检查
    • 舌微黯,苔白腻,脉弦小。
    • 形体稍肥胖,面色微红,心肺(-)。
    • 辅助检查:2013年2月2日,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lgG)、肺炎衣原体抗体均阳性,抗体滴度值分别为688.0u/ml、7.21u/ml、31.70u/ml、30.60u/ml、92.10u/ml。
  • 中医诊断:热证,属外感风热,内蕴肺热,气阴两虚。
  • 西医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