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某医案

初诊信息

  • 患者信息:女,38岁
  • 就诊日期:2015年8月14日
  • 主要症状
    • 右腿从臀部到脚发麻,用不上力,如踩棉花
    • 开不得车,晚上睡觉时双手发麻
    • 腰不痛,小腹冰凉,手足冰凉
    •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腰3/4、腰4/5、腰5/腰骶膨出
    • 月经还好,近两月有血块
    • 心瓣膜有问题
  • 舌脉象
    • 脉沉微滑
    • 舌极浅淡,胖嫩,齿痕深
    • 苔薄白

初诊方剂

  • 方剂:温阳建中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红参 10g
    • 麻黄 6g
    • 附子 20g
    • 独活 15g
    • 细辛 3g
    • 炒白术 30g
    • 当归 25g
    • 黄柏 15g
    • 白芍 20g
    • 川芎 25g
    • 黄连 3g
    • 吴茱萸 6g
    • 通草 10g
    • 炙甘草 10g

二诊信息

  • 就诊日期:2015年9月25日
  • 主要症状
    • 腿已经不发麻,可以自己开车来
    • 但睡觉时双手发麻,平时不麻
    • 本次月经色黑,4天
  • 舌脉象
    • 脉沉微滑
    • 舌极浅淡,胖嫩,齿痕深
    • 苔薄白

二诊方剂

  • 方剂:温阳建中汤加减
  • 药物
    • 黄芪 30g
    • 红参 10g
    • 麻黄 6g
    • 附子 10g
    • 干姜 10g
    • 细辛 5g
    • 桂枝 10g
    • 当归 30g
    • 青蒿 6g
    • 地骨皮 12g
    • 白芍 30g
    • 川芎 30g
    • 黄连 3g
    • 吴茱萸 6g
    • 枳实 10g
    • 通草 6g
    • 炙甘草 10g

三诊信息

  • 就诊日期:2015年11月3日
  • 主要症状
    • 腿好转,精力增强
    • 但很怕冷,手足特别冷,很久睡不热
  • 舌脉象
    • 脉沉微滑
    • 舌极浅淡,胖嫩,齿痕深
    • 苔薄白

三诊方剂

  • 方剂:温阳建中汤加减
  • 药物
    • 黄芪 80g
    • 红参 20g
    • 麻黄 10g
    • 附子 25g
    • 细辛 6g
    • 干姜 20g
    • 桂枝 20g
    • 苍术 30g
    • 威灵仙 15g
    • 防风 10g
    • 当归 25g
    • 川芎 25g
    • 青蒿 6g
    • 黄连 4g
    • 吴茱萸 6g
    • 炙甘草 10g

外用方剂

  • 方剂:每晚泡脚
  • 药物
    • 艾叶 20g
    • 川椒 15g
    • 路路通 40g
    • 桂枝 15g
    • 苍术 40g
    • 细辛 10g
    • 威灵仙 20g

四诊信息

  • 就诊日期:2016年1月19日
  • 主要症状
    • 服药期间好些,停药后又有点发,睡眠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梦多
    • 稍累后腿脚还会有点发麻,头痛
  • 舌脉象
    • 脉沉微滑
    • 舌极浅淡,胖嫩,齿痕深
    • 苔薄白

四诊方剂

  • 方剂:温阳建中汤加减
  • 药物
    • 黄芪 60g
    • 红参 20g
    • 天麻 10g
    • 附子 30g
    • 淫羊藿 12g
    • 干姜 30g
    • 桂枝 25g
    • 细辛 5g
    • 苍术 30g
    • 白术 25g
    • 当归 30g
    • 川芎 30g
    • 红花 6g
    • 黄连 4g
    • 吴茱萸 6g
    • 炙甘草 10g

善后散方

  • 方剂:调理善后散方
  • 药物
    • 红参 150g
    • 天麻 120g
    • 三七 150g
    • 丹参 100g
    • 山楂 60g
    • 茯苓 200g
  •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次6~10g,加蜂蜜一匙,温开水调服,每日2次

按语

  • 按语:病人年纪不大,但就诊时神衰体弱,病体恹恹。病证的腿麻手麻,小腹冰凉,四肢冰凉,脉沉微滑,舌极浅淡胖嫩,齿痕深,苔薄白,属于典型的阴寒内盛,阳虚气弱的证候。首度出方即以重剂温阳建中法,予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经。药后阳气稍见回复,发麻减轻。三诊时腿麻不再,自己可以开车来诊。待麻木渐消,而虚浮之象遂觉突出,当是阳虚化气不足,以致气弱不敷所用,遂加重参芪补养真元,药后渐渐精神精力俱见改善。怕冷稍见好转,而又继之以吃东西时有梗阻感,因其冷食时更重,则知此类梗阻并非食管病变以致阻塞不下,而是中阳之气未复,升降尚未顺畅,仍需温养阳气,前法继用,药后梗阻感消失。各症渐治渐消,失眠又显突出,虚阳不能安居本位,被格而上浮,扰动神志,致使眠卧不安,仍以温阳建中法温阳潜阳以安神志,药后渐渐好转。至于病人说停药稍久,又会有些复发,是由于病情历久,阳虚阴盛非一日所成,需坚持连续治疗一段时间,方可期其不发。这个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不断变化,但病证的根本并未改变,即病人内环境的阳虚阴盛,治疗的着眼点始终放在温阳气化寒浊上。不过,寒浊寒气的化散,阳气的回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期望值,即如本例,连续治疗3个月也只是明显的症状消除,病体得到很大改善,但阳虚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治愈,故而一段时间没有服药,有些证候又见抬头。但大多数病人都很难有顽强的耐心,坚持服药直到阴寒化散、阳气回复,客观原因是煎药服药的麻烦,每天几大杯药的苦涩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了的。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