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 痫病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张某
- 性别: 男
- 年龄: 27岁
- 籍贯: 鹤壁市
- 就诊时间: 2010年9月3日
主诉
以“癫痫病史15年、反复发作半年”为主诉来诊。
病史
- 15年前: 因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经治疗近10年未再发。
- 半年前: 因家庭矛盾生气后,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小便失禁,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此后平均十余日发作一次。
- 治疗情况: 服抗癫痫药效不佳,后来到北京某医院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后仍反复发作且多次住院治疗,使用“妥泰片(托吡酯)25mg,日2次;拉莫三嗪片,早75mg,晚150mg;氯硝西泮片2mg,每晚睡前服”,发作频率仍不见减少。
- 诊断: 多家医院诊为“难治性癫痫”。
初诊
1. 临床表现
- 发作时: 神志不清,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小便失禁,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
- 缓解后: 甚感疲惫。
- 平素: 头昏,情绪低落,时而烦躁,易发脾气,形体肥胖,倦怠乏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纳可,夜寐差、每晚睡1~2小时,小便次数多。
- 舌象: 舌质淡暗苔厚腻。
- 脉象: 脉弦滑。
2. 辨病与辨证
- 辨病: 痫病
- 辨证: 痰火内结,上扰清窍
3. 处方
- 药物组成: 姜半夏15g,胆南星10g,白芥子15g,川贝10g,龙胆草10g,夏枯草30g,石菖蒲12g,郁金10g,僵蚕15g,全蝎8g,生龙齿30g,益智仁15g。
- 煎服方法: 上方28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
1. 临床表现
- 服药期间: 发作一次,距上次发作间隔20余天,发作症状同前,但持续时间较前缩短。
- 其他症状: 脾气较前好转,烦躁减少,仍乏力,反应迟钝,小便次数多。
- 舌象: 舌淡暗苔薄白。
- 脉象: 脉沉滑。
2. 处方
- 药物组成: 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甘草6g,陈皮12g,姜半夏10g,地龙15g,红花15g,当归10g,黄芪15g,郁金12g,制香附10g,神曲15g,益智仁15g。
- 煎服方法: 上方28剂,水煎服,日一剂。
- 自制平痫胶囊: 天麻30g,钩藤20g,僵蚕30g,全蝎10g,胆南星18g,天竺黄18g,蝉蜕12g,磁石20g,生石膏20g,滑石30g,琥珀12g,石菖蒲10g,远志9g,沉香6g,人参12g,海马6g。
- 制法: 钩藤、蝉蜕、磁石、生石膏、滑石、石菖蒲、远志、沉香加水共煎3次,浓缩为清膏,烘干,与余药共粉碎过120目筛,装0号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于三餐时面汤送服。
三诊
1. 临床表现
- 服药期间: 癫痫发作1次,较前持续时间缩短,大脑反应较前迅速,睡眠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 停药情况: 停服中药汤剂,平痫胶囊继续服用。
- 后续情况: 期间电话联系,2011年2月2日发作1次。
- 2011年5月底: 停药,未再发作。
- 2012年4月回访: 患者精神情况良好,原烦躁、健忘症状消除,未再有癫痫样发作,现已正常上班工作。
按语
- 总结: 患者经过多次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停药未再发作,精神状态良好。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