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李某某
- 性别: 男
- 年龄: 49岁
- 职业: 公务员
- 初诊日期: 2015年1月16日
主诉
胃脘胀闷不舒3年余。
现病史
- 平素畏寒
- 自行服用胃康灵无效
- 在某医院针灸治疗,选取中脘、下脘、期门、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针刺以捻转泻法为主,并在中脘、下脘穴施以高频电针
- 经过10次针灸治疗后胃脘胀闷未缓解,且胃脘坠胀,餐后尤甚
- 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体征
- 形体消瘦
- 神疲乏力
- 大便溏薄
- 舌淡苔白
- 脉沉细
辅助检查
- 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示胃下垂6cm
- 诊断: 胃痛
针灸治疗
- 针灸处方: 百会、脾俞、胃俞、上脘、中脘、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穴
- 针刺以捻转补法为主
- 百会、中脘穴施以艾条温和灸
- 每日针灸治疗1次
- 经过30次针灸治疗后胃脘胀痛等诸症消失
- 胃肠钡餐造影检查胃无下垂而告愈
按语
《灵枢·小针解》云: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以言所病也。[1]”
- 本案证属脾胃虚弱、宗气不足之虚证
- 首诊针灸处方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治则
- 所选穴位及施以针刺手法均以泻为主
- 其治疗效果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1]”
- 辨虚实知补泻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 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选择有效的干预穴位和适宜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的治疗作用
- 否则往往出现针害,轻则加重病情,重则置患者于危难
- 如《灵枢·根结》所云: “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