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治某患者医案
患者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22岁
- 主要症状: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后反复出现周期性发热
病史
- 发热情况:每次高热连续7~10天,最高达41.2℃,一般在38℃~39℃,一天中体温高峰无定时。
- 其他症状:腰及双膝痛较甚,两腿发沉、发酸、无力,恶心,纳差,食后上腹痛,口苦,心烦,心慌,气短,手足心热,汗出以面部及上半身为多,也偶有头痛、咽痛等症。
- 发热间歇:两次发热间歇约13~16天。
- 地区:波状热高发病区,有接触牲畜排泄物史。
-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 血沉101~130mm/h
- 两次查血未找到狼疮细胞及血寄生虫
- 谷丙转氨酶210U,其他肝功能正常
- 波状热血清凝集试验:第1次玻片法1:50凝集,试管法1:40可凝集;第二次玻片法1:40凝集,试管法1:20凝集
- 布氏杆菌皮内试验12小时(±)、24小时基本消退,血培养(-)
- X线胸片及消化道造影均(-)
- 骨髓穿刺检查大致正常
- 西医治疗:按波状热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 中医治疗:曾用清热解毒等法,后改为在发作时用达原饮加味,不发热时先用补中益气汤,后又改用参芪知柏地黄汤加味。虽发热程度较前有所减轻,但仍有周期性发热。
会诊情况
- 发热情况:患者发热39℃,头痛,腰膝关节痛,多汗,纳呆,恶心,脉弦数。舌边红,苔黄白腻。
- 蒲老分析:起病前又曾受寒、受湿,分析病因、病史,由受寒湿引起,经过治疗,肾炎虽有好转,但寒湿之邪仍未去净,并有化热的趋势。现正当暑天。治此病有困难,按患者病情,应用五积散合四妙散加泽泻、木瓜,共为末,每包30g,每天纱布包煎1~2包。因近来天气较热,不能用上方,待气候凉爽后再用。目前阶段宜用下方:茵陈9g,青蒿6g,泽泻3g,苍术6g,黄柏3g,薏苡仁12g,牛膝3g,木瓜3g,荷叶6g,神曲6g。服1个月后,再服五积散加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