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之余医案

初诊

  • 症状:足不任身,手难举物,尺脉无力,阴阳并弱。
  • 方剂:河间地黄饮子法
  • 药物:熟地、苁蓉、川附、牛膝、石斛、远志、巴戟、甘菊

再诊

  • 症状:手之举动稍和,足之步履如旧。
  • 分析:阳气难于充足。
  • 方剂:六君子汤加熟地、巴戟、白芍、川附、虎骨

膏方

  • 方剂:归芍六君子丸加虎骨、巴戟、菟丝、苁蓉、首乌、杜仲、萆薢

三诊

  • 症状:足部有力,步履不艰。
  • 分析:补方得力。
  • 方剂:地黄饮子地、巴、苁、萸、麦、斛、菖、芩、远、薄、味、附、桂。去麦、味、菖合异功散加当归、芍药、蝎尾、竹油

按语

  • 总结:此病之由乎虚者,故用药专以补养收功。从前并未用疏风化痰之药,案中亦无见证;至末方诸恙就痊,而忽加蝎尾、竹油二味,想必另有风痰见证也。

四诊

  • 症状:左肢痿而不用,口歪流涎,舌苔起腻,便溏溺少,脉形弦迟。
  • 分析:中虚湿胜之体,易于生痰动风,内风既动,未有不招外风者也。
  • 方剂:牵正散白附、蝎梢合二陈汤加川附、桂枝、白芍、制蚕

再诊

  • 症状:肢体稍和,流涎略减。
  • 分析:仍以前方增减。
  • 方剂:前方去芍加首乌、川断、竹油

按语

  • 总结:方案均切实不浮。

五诊

  • 症状:怒则气上,痰即随之,陡然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月余不愈,所谓中痰中气也。然痰气为标,阳虚为本,所以脉息迟弦,小水甚多,肢麻无力。
  • 分析:法宜扶阳为主,运中化痰佐之。
  • 方剂:六君子汤加川附、白芍、麦冬、竹油蝎梢

按语

  • 总结:立方虚实兼到,所谓看似寻常,最奇特也,勿以平易忽之。

来源

  • 出处:《柳选四家医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