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女性,四肢麻木,步履蹒跚,左侧偏瘫,病程1周。面色萎黄,语言低微,口微渴喜热饮,五心烦热,大便四日不行。舌澹无苔少津,脉浮大无力。中医诊断为痿症,证属气阴亏损。病因病机为气阴亏损,筋脉失养,内风自生。
痿症气阴亏损脾血不足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为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右侧半身不遂,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不能对答言语,二便失禁,大便偏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阴虚、血脉痹阻,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痰流窜经络,气阴不足、津液亏少、久病血瘀气滞。
痿症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咳逆痰浊,色粉红,声嘶,内热,肌肉瘦削,胁痛,自汗盗汗,小便频数,大便不实。脉细数芤,舌红苔糙,口干。咳病,肺阴大伤,阴虚阳亢,肺失清肃,痰浊内生。火气上逆,咽喉不利,子病及母,两足浮肿。金不克木,木火刑金,肺气受损,气有余为火。
痿症疟疾痢疾咳嗽
查看详情 →
五十六岁,左环跳骨跌伤,遍足俱痛。伤处骨缝未联,伸缩要透,如不动弹,下去要麻木。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伤后筋骨疼痛,活动受限,伴麻木感。病程较长,伤后调养三月方愈。
痿症跌伤血瘀痰涎
查看详情 →
男,4岁,四肢瘫20天,神志清,言语流利,四肢弛缓性瘫,肌力0级,生理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感觉存在,舌澹黄,脉沉弱,痿症,气血虚弱型,湿热蕴蒸阳明,宗筋弛缓。
痿症四肢瘫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双下肢无力25年余。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下肢冰凉,大便干难解,需开塞露。双下肢肌力2~3级,双上肢肌力3~4级,四肢肌张力偏高,腱反射(+),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痿症,证型为脾肾亏虚证。病程长,病情反复,遗留四肢瘫痪。
痿症脾肾亏虚肾虚肌力减弱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双侧股四头肌进行性萎缩,左侧为甚,伴乏力,双侧腓肠肌肥大,尿等待,家族遗传史。痿症,病机为脾肾不足,营气不达四末,痰湿内蕴,郁久成毒。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脉象未提。
痿症肾虚脾虚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左侧上下肢端发麻发紧,进行性加重,伴酸软无力,后发展为右侧上下肢无力,步态醉步态。病程2年。中医病名痿症,证型肾阳不足,肾精亏虚。望诊面色暗晦无华,视物昏花,左耳听力降低,肢体酸软无力,腰膝手足怕冷,舌澹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腹胀满,食少纳差,阵发性腹部隐痛。切诊脉象沉细无力。
痿症肾精亏虚肾阳不足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感冒后突发四肢无力,不能活动。病程自1976年8月19日起,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感冒史及四肢无力症状。切诊示双上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下降,双下肢直腿抬举征阳性,腓肠肌压痛,膝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及周围神经病变。
痿症湿热蕴结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腿无力、疼痛加重6天,病程半年。左腿肌肉萎缩,左小腿周径33cm,右小腿周径35cm,左足下垂,左膝腱反射消失,坐骨神经压痛阳性。双下肢肌电图示左侧腓总神经损害。中医诊断痿症。左腿肌肉萎缩,筋脉失养,肢体弛缓无力,伴有足下垂及坐骨神经压痛。
痿症腓总神经损伤肌肉萎缩足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不退,腿足痿软,不能步履。湿恋阳明,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湿邪困阻,阳气不宣。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滑数。问诊见身热口渴,病史提示大病之后。
痿症湿热证阳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大便泄泻两月,每日六、七次,完谷不化,轻度腹痛肠鸣,无呕吐、粘液及血便,后出现四肢活动迟钝,进行性加重致四肢瘫痪,无疼痛。病史中有振寒感,小溲清长,月经后期,白带多。诊断为痿症,病因属脾胃虚寒。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泄泻、腹痛、四肢活动障碍、月经异常等,切诊未提及。
痿症脾胃虚寒泄泻完谷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为格林巴氏病,病变累及呼吸肌。双下肢痿弃而不用。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未提及四诊具体信息。
痿症格林巴氏病呼吸衰竭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肢体麻木,左侧较重,头颅不能抬,面色㿠白,身体消瘦,大肉尽脱,语声低微,呼吸浅短,痰涎粘稠腥臭,咯吐不利,仰卧不能转侧,手足麻木,不能握物,二便、饮食不能自理。脉弦滑,舌苔白厚腻,舌质淡红。中医诊断痿症,辨证为久病气血两虚,痰涎壅盛。
痿症气血两虚痰涎壅盛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姚某,女,32岁,主诉手足关节剧痛,对称性腕关节以下麻木,伴汗出、发凉、皮色苍白、浮胖光亮,病程自1983年6月12日起。体态体瘦,面容痛苦,双手及足部针刺、艾灸感觉迟钝,皮肤皱褶无光泽,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痿症,病因为正气不足、感受湿毒、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乏亏。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湿毒侵袭、脾胃虚弱、气血不能充养四肢。
痿症湿毒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岁3个月女童,主诉半月前发热、咳嗽,后出现左腿软瘫不能动。中医诊断痿症,辨证为时疫瘟邪深伏经络,筋脉失养。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弦数。
痿症时疫瘟邪筋脉失养气血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主要症状为不能站立、不能坐、上肢不能抬举。病程约一个月。中医病名痿症,证型风中经络,筋骨失养。病因病机风邪侵袭,气血不足,经络阻塞。望诊舌无垢苔,舌质正常。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微数,后诊脉缓,三诊脉沉缓。
痿症风邪入气血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周身乏力,四肢无力,尤以双上肢为甚,抬举困难,嗜睡,食少,大便偏稀,右上睑及双侧颈部澹紫色斑。舌质澹红,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痿症,证型属脾肾亏虚,病机为脾肾亏虚,湿阻气滞。
痿症皮肌炎脾肾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足痿软无力,不能站立。脉象带涩兼数,按之数更甚。口臭,小便短赤,茎中涩痛。两足微肿,扪之微热。酒湿之热内蒸,露湿之寒外袭,化热难出,房事两宵,气脉皆虚,湿毒流注于经络。
痿症湿热内蒸湿毒流注气虚
查看详情 →
二十岁,秋寒热咳嗽,足跗浮肿,足大指溃烂,肌肤削瘦,瘫痪。中医病名:痿证。证型:肺热叶焦,阳明虚。病因病机:肺失清肃,误进燥药,津液枯焦,燥气焚金。望诊:形羸发脱。闻诊:未提及。问诊:秋寒热咳嗽,足跗浮肿,足大指溃烂,肌肤削瘦,瘫痪。切诊:脉象细数,腿股大肉已尽,脚垂纵缓废弛。
痿症肺热津液枯竭胃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