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马某某
- 性别: 男
- 年龄: 成人
- 初诊日期: 1982年3月8日
主诉
患者患有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病程已有一年余。
临床表现
- 腹大如鼓
- 上腹部膨胀尤甚,胀甚而痛
- 尿少
- 大便质干量少
- 舌苔根腻质紫、尖红有裂
- 脉细滑
诊断
- 病属臌胀
- 湿热蕴结
- 气机壅滞
体征
- 体气未虚
- 饮食尚可
初诊治疗
- 理气逐水之法
- 药物组成:
- 黑丑: 五钱
- 煨甘遂: 一钱五分
- 大戟: 一钱五分
- 广木香: 一钱五分
- 沉香: 五分
- 槟榔: 四钱
- 炒莱菔子: 三钱
- 马鞭草: 一两
- 陈葫芦瓢: 一两
- 半枝莲: 五钱
- 车前子: 四钱(包)
服药后反应
- 腹部膨胀疼痛渐减
- 大便仍干
- 尿量明显增多
- 腹大减小
二诊治疗
- 去半枝莲
- 改甘遂、大戟各二钱
- 加芫花: 一钱五分
- 加商陆根: 二钱
二诊后反应
- 胀宽水消
按语
- 用逐水法治疗臌胀是中医特色之一,关键在于把握适应症,一旦有效,中病即可,不可滥用。
- 见有腹大如鼓,胀甚而痛,舌质见紫,脉滑,表明气滞、水湿、血瘀指征俱备;而大便干结、舌红有裂、脉细又似属阴虚瘀热之象。
- 周师在脉案中道:“观其体气未虚,饮食尚可,诊脉细滑有力。”
- 指出患者虽虚实并见,但若以邪实为主,就可攻逐为先。
- 药用黑丑、甘遂、大戟峻下逐水,木香、沉香、槟榔、炒莱菔子行气导滞,气行则水行;佐以马鞭草、陈葫芦瓢、半枝莲、车前子等以利水消肿,兼有清热解毒、散瘀之功。
- 二诊时仍见大便干结,加芫花、商陆根,泻下逐水,药后臌胀即消。
- 标实既去,正气恢复,达到治标之目的。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