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肝硬化腹水)案

病案背景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病机关键是气血水互结于腹中。《灵枢·水胀》及《素问·腹中论》,对其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等有了概括认识。晋代葛洪首次提出放腹水的治法。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明确提出鼓胀的病因与寄生虫有关。至明清则确立鼓胀的病机为气血水互结的本虚标实病理观,治法上更加灵活多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诊

患者信息

  • 姓名:徐某
  • 性别:男
  • 年龄:53岁
  • 职业:农民
  • 就诊时间:1999年3月26日

主诉

腹部胀大3个月,加重1周。

现病史

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15年,间断口服药物治疗,病情较稳定。3个月前自觉腹部胀大,小便短少,未进行系统治疗。近1周患者上述症状加重。

体征

  • 腹部:胀大,面色晦暗,胸胁胀满疼痛,动则气促,不能平卧,四肢沉重,纳差,大便溏,小便短少,夜寐差。
  • 舌象:舌质紫暗,苔厚腻,脉细涩。
  • 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
  • 颈部及前胸:可见2枚蜘蛛痣。
  • 腹部:膨隆,腹围96cm,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指压痕(+)。
  •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ALT 116U/L, AST 98U/L, TP 65g/L, ALB 22g/L, TBIL 89.2μmol/L, DBIL 46.3μmol/L。
    • 彩超:肝硬化,脾大,腹水。

中医诊断

鼓胀(肝脾血瘀,水湿停滞)

西医诊断

肝硬化腹水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