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景某,男,43岁
基本信息
- 门诊号:8300962
- 初诊日期:1983年4月3日
病史
患者于1982年5月因工作劳累,开始发现骑车上街时视物有漂浮感,继之出现复视,左眼睑下垂。同年9月便出现面部表情丧失,上、下肢软弱不灵,行走艰难,需人扶持,跌倒后自己无法爬起。遂在咸阳某医院求诊,疑为“脑瘤”。后又转西安某院,拟诊为“多发性神经炎”,经服“强的松”治疗,起初症状略有减轻,但病情终无明显改善。后又转诊西安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先抽脑嵴液检查及CT扫描,均未发现明显病变。后经“新斯的明”药物试验阳性,遂确诊为“重症肌无力”。服用“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药,症状逐渐缓解,但左眼睑始终未能抬起,而且对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以至药量增加到开始的3倍,非但疗效无增,病情反有发展趋势。患者又在西安及北京等地经中医治疗,效亦甚微。始来我院诊治。
现病史
当时症见左眼睑下垂,无力开合,面部呆滞,表情全无,下肢萎软,行走迟缓不稳,伴有语声低弱,视物模煳,头晕,身倦乏力,腰痛膝软。饮食及二便尚可。舌澹红稍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寸尺不足。
辨证分析
辨证属痿证,缘其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则运化失常,影响及胃,致纳化不济,气血化源匮乏,周身肌肉失养。四肢禀气于脾胃,眼睑为脾所主,故二者痿弱尤甚。脾胃久亏,后天无以养先天,致肾之真阴真阳亦不足。脾肾两亏,互为因果,进而酿成此痿证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