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通络、和血解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

患者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27岁
  • 初诊日期:2015年4月20日

现病史

患者自诉3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右侧口角㖞斜、漏水,伴味觉减退,右眼闭合不全,右耳后乳突区疼痛。无头晕、恶心,无肢体功能障碍。于2015年4月18日就诊于某医院门诊,被诊断为病毒性面神经炎,给予利巴韦林,2片/次,日3次;银杏叶提取物片,1片/次,日3次;甲钴胺片,1片/次,日3次,口服,同时“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外用等方案对症治疗,患者右侧口角㖞斜以及右眼闭合未见好转,为求中西医结合诊治,故于今日来我院,门诊以“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收住我科。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可记。

现症见

  • 神志:清
  • 精神:欠佳
  • 右侧口角:㖞斜
  • 右眼闭合:不全,露白3mm
  • 右侧额纹:较左侧明显变浅
  • 右侧鼻唇沟:变浅
  • 右侧耳后乳突区:及颈部疼痛
  • 饮食:可
  • :差
  • 二便:正常
  • 舌质:暗红
  • :白略腻
  • :弦有滑象

体征

  • 右侧口角:㖞斜
  • 右眼睑闭合:不全,露白3mm
  • 右侧额纹:较左侧明显变浅
  • 右侧鼻唇沟:变浅
  • 右侧耳后乳突区:压痛
  • 病理征:未引出
  • 面部肌电图:提示:右面神经运动传导,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记录潜伏期延长,诱发动作电位波幅均减低;上唇方肌记录潜伏期正常,诱发电位传导波幅降低
  •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44%

西医诊断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

中医诊断

口僻,证属风毒袭络,面络失和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