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慢性唇炎)案
病案简介
早在《内经》中即有关于唇风症状的描述,称“唇藁”。《外科正宗》指出,本病病机乃“阳明胃火上攻”。《医宗金鉴》也论述了该病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唇风多在下唇生,阳明胃经风火攻,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疼”。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文献记载又有“唇疮”“紧唇”“溶唇”“唇燥裂”“唇胗”“唇肿”等称谓,由于口唇肿胀、增厚,民间俗称“驴嘴风”“驴唇风”等。
一诊
患者信息
李某,男,7岁。2009年9月2日因“反复口唇干裂疼痛1年,加重3天”初诊。
既往史
患者平素喜好辛辣、甜食。
初起症状
1年前起病,初起症见口唇发干,偶有脱皮,时常舔舐,日久逐渐口唇发痒、增厚,甚则口周唇线消失。自行用红霉素软膏、龙胆紫及多种药膏外涂,症状未见缓解。
加重症状
3天前食用辛辣之物后上述症状加重,自觉口唇干痛,肿胀,进食时尤甚。伴有心烦口渴,口气酸臭,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白厚腻,脉滑数。形体肥胖,面赤,口唇肿胀,唇色暗红、干裂,伴有触痛。心肺腹未见异常。微量元素回报正常。
中医诊断
唇风(心脾积热)
西医诊断
慢性唇炎
治则治法
清热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