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岁,主要症状为口舌生疮、口舌糜烂、不思饮食、进食烦躁哭闹、大便三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诊断为心脾积热。二诊时夜间睡眠不安、夜间磨牙,舌质仍偏红,苔略薄黄稍腻,脉略滑数,诊断为余热未净。
心脾积热口舌生疮余热未净睡眠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口中生疮,疼痛伴烧灼感,病程一年半,发作次数逐渐加密,持续不愈。伴有心烦善怒、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体征见口腔溃疡,舌红赤、黄腻苔,脉弦。中医诊断为炎出心脾,上焚口舌。病因病机为心经积火、阳明郁热。四诊信息包括舌边红赤、舌黄腻苔、脉弦。
心脾积热复发性口腔炎阳明郁热疲劳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口腔溃疡1年,时发时止,因熬夜引发。舌尖及舌下溃疡,灼热疼痛,溃疡面浅深不一,周围红肿、色稍澹、表面有色膜覆盖,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嵴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肾水不足、心火独亢、火炎于上,口舌受灼、溃烂成疮。
复发性口疮肾水不足心火独亢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反复口腔黏膜疼痛1年余,再发加重1周。口腔黏膜阵发性灼痛,右颊部尤甚,进食困难,漱冰水症状减轻,夜间烦躁不安。右颊部可见大量片状白斑,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之口糜。病因为饮食辛辣,病机为湿热内蕴,腐灼口腔肌膜。
心脾积热口糜湿热内蕴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主诉反复出现阴部、肛周及生殖器溃疡,伴口腔溃疡、红斑、食欲减退、口燥咽干、大便不畅、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口腔黏膜溃疡,阴部溃疡,两手背红斑。舌质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白塞三联征,辨证为心脾积热,肝胃火旺,灼津伤阴。
心脾积热白塞综合征肝胃火旺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王某,女,31岁。主诉口腔扁平苔藓年余,口腔内刺痛伴毛糙不适感。舌苔薄黄,脉细涩。舌体右侧及两侧颊黏膜见白色网纹损害,境界清楚。证属心脾积热,热结舌络,络脉瘀阻,黏膜失于濡养。
心脾积热口腔扁平苔藓热结舌络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0天,女性,主诉口腔及舌上出现白屑,迅速蔓延,白膜满布,状如鹅口。临床表现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哭闹拒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赤,苔黄,指纹紫滞,见于风关。中医诊断鹅口疮,证型心脾热甚,循经上炎,热灼口唇。病机为心脾热甚,湿热内蕴。
鹅口疮心脾热甚舌苔黄指纹紫滞
查看详情 →
男,20岁,两目内眦部睑弦色红糜烂2天,刺痒甚重,心烦不安,小便热赤,大便先干结而后稀溏,两颞及前额疼痛,舌苔黄腻。心火素盛,脾蕴湿热而复感风邪。舌苔黄腻,脉象未提及。
内眦赤烂心火上炎脾湿热风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3年,灼痛,晨轻暮重。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属脾胃虚寒,无根虚火上浮。
口疮脾胃虚寒无根虚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半,女性。主诉为3天前轻微发烧,手指边缘出现小水泡,患儿烦躁。中医诊断为心脾积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手足边缘见米粒大小水疱,口腔颊膜见针帽大丘疹。
心脾积热手足口病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1年余,加重4日。现病史示口腔黏膜溃破疼痛剧烈,溃疡6块,椭圆形,直径2~5mm,表面有澹黄色分泌物,周围黏膜充血,口臭异常,口渴欲冷饮。舌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心脾积热型。
心脾积热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口疮反复3年,胃脘隐痛,纳少脘胀,食后泄泻,耳鸣,手足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胃阳虚,浮火上游。
口疮反复脾胃阳虚阴火乘土食后泄泻
查看详情 →
8个月男婴,不欲饮食2天。两侧口颊内见白色苔藓,舌红,苔薄白腻,指纹紫。湿热上泛。舌红,苔薄白,指纹紫。舌体、上颚未见异常,舌尖生疮。小便黄,大便秘。心脾湿热并重。
湿热上泛心脾湿热舌尖生疮舌红苔腻
查看详情 →
女性,24岁,反复口腔溃疡7年,伴头身疼痛1年,病程较长。主症为口腔溃疡、头身疼痛、双膝以下无力、尿急失禁、大便干。满月脸,面色晦暗有瘀斑,舌瘦红绛少苔,脉沉弦小数退弱。辨证属心脾积热,病机涉及化燥伤阴。
心脾积热白塞氏病湿热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反复口腔溃疡7年,伴头身疼痛1年。满月脸,面色晦暗有瘀斑,舌瘦质红绛,苔薄少,脉沉弦小数。辨证为心脾积热。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小数。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小数。病程长,涉及心脾,湿热内蕴,气阴两虚。
心脾积热白塞氏病湿热内蕴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神经衰弱、失眠、口疮。病程10年,伴大便干结、口干、易疲劳、手足汗多、双膝关节发凉。舌红黯苔黄腻,脉左细数,右细滑数。中医诊断失眠、口疮,证属阴虚燥热,心脾积热。
心脾积热失眠口疮阴虚燥热
查看详情 →
邓某,出生半个月。吮乳啼哭,烦躁不宁,口腔布满白屑,大便干燥,小便短黄。面赤唇红,口腔、舌上、牙龈及两颊内侧黏膜白屑密布,状如雪花层迭。指纹紫滞,达于气关。诊断为鹅口疮。证型为感染邪毒,引动伏热。病因病机为胎中禀受母体饮食热毒之气,蕴积心脾二经,感染邪毒,引动伏热循经上炎,熏灼口舌。舌象白屑密布,脉象指纹紫滞。
心脾积热鹅口疮热邪上炎面赤唇红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反复口腔溃烂5年,伴咽喉疼痛、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语言低微、小便微黄。舌苔白腻,舌边齿痕,脉沉而细。中医诊断为脾失健运,湿阻中焦。病因病机为脾虚湿阻,郁而化热。
口腔溃烂脾失健运湿阻中焦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2岁女性患者,主诉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斑膜,病程较长。舌苔白,脉缓。辨证为寒湿积滞,郁火不散。初诊时纳差,大便不消化。后辨证转为心脾积热,脉沉。病程中曾用清心泻火、滋阴清热等法无效。
心脾积热鹅口疮寒湿积滞郁火不散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发热半天,纳差,不欲饮水,大便干。口腔颊黏膜可见溃疡面,咽红。辨证为热毒壅滞中、上二焦。舌红,脉数。病程短,无头痛、咽痛、鼻塞、流涕。体征示体温37.9℃。中医病名为口疮。病因病机为热毒壅滞,脏腑积热上攻。
心脾积热口疮热毒壅滞上焦郁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