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患者信息
- 姓名:杨某
- 性别:男
- 年龄:45岁
- 婚姻状况:已婚
- 职业:职员
- 居住地:上海市普通居民住宅
- 初诊日期:2006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初四,小雪后2天)
主诉
反复胸闷,气急2年,加重1个月伴双下肢浮肿。
现病史
- 发病时间:2年前
- 发病情况:爬楼后(三层)出现气急,并感觉胸部憋闷,此后偶有发作,次数较少,且症状较轻,平常休息时无症状。
- 既往治疗:曾到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天王补心丹及活血通脉胶囊治疗,平素按时服药,病情控制尚可。
- 病情加重:1个月前感冒后又出现气急,胸部有憋闷感,未给予足够重视,后又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夜间有时在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需端坐位休息后方可缓解。工作劳累后或长时间行走后胸闷气急有所加重。
本次就诊情况
- 症状:气急,胸闷,活动后尤甚,双下肢轻度浮肿,纳差,寐欠安,夜间有端坐呼吸,小便量少,大便可。
- 体检:
- 呼吸24次/分
- 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及细湿啰音
- 心尖部未触及异常搏动,叩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 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 舌澹,苔薄,脉细数
中医诊断
- 诊断:喘证(心肾阳虚型)
西医诊断
- 诊断: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
辨证论治
- 辨证:本案患者最初是因为劳力过度,损耗机体之气,而积劳成疾,虽已对症用药,但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久病肺弱,肺气不足,血行不畅可致气虚血瘀,致使喘促加重。久病迁延不愈,由肺及肾,肾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入少,逆气上奔为喘。因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肺,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既济,又心阳根于命门之火,故肺肾俱虚可导致心气、心阳不足,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出现胸闷。舌澹,苔薄,脉细数,皆为气虚之象。证属心肾阳虚之喘病,治以助阳补肾纳气,利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