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信息

  • 姓名:罗某
  • 性别:男
  • 年龄:20岁
  • 婚姻状况:未婚
  • 职业:学生
  • 居住地:上海多层住宅小区

初诊信息

  • 日期:2005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二,芒种后3天)
  • 主诉:反复神疲乏力4年余伴皮肤瘀点瘀斑
  • 现病史:患者平素体弱多病,2001年3月起劳累之后自觉神疲乏力,伴有皮肤瘀点瘀斑,当地医院就诊查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等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免疫抑制剂(CSA)、雄性激素及输血等治疗半年,血常规未见明显改善而求治中医。
  • 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动辄气急,皮肤瘀点瘀斑,时有鼻衄,纳可眠安,自汗常出,盗汗明显,大便日行,小溲色黄。
  • 体检:神清,精神不振,重度贫血貌,肢体皮肤多处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率96次/分,律齐,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脾肋下未及;舌质黯有瘀点,苔薄,脉沉细涩。
  •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2×10°/L, 血红蛋白50g/L, 血小板12×10°/L。

中医诊断

  1. 虚劳(脾肾亏损,精血无源型)
  2. 血证(脾肾亏损,瘀血内停型)

西医诊断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论治

  • 病因病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藏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脾肾亏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症见神疲乏力,头晕短气,动辄气急,自汗常出等虚弱症状;脾主统血,脾虚不摄,血溢脉外,且肾阴不足,虚热内生,热迫血行,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故见肌衄、鼻衄;阴虚内热,热迫津泄,则见盗汗、溲黄;正虚不复,脏腑亏损,血行不畅,复因出血之后,脉外之血久留不去,便成瘀血,则见肌肤瘀点瘀斑、舌黯瘀点,脉沉细涩。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