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湿热,泻肝利湿案

验案

患者信息
冯某,男,63岁,工人。

初诊日期
1976年3月6日

主诉
近年来渐发小便点滴艰涩,解时费力,5日前,突然小便闭塞,少腹胀痛,州都堵胀,不能出焉。某医院作导尿未成功而作“膀胱造瘘术”。瘘口流尿,甚感不便。2日后,瘘口周围红肿热痛,且已化脓,伴口苦、咽干、便结。

治疗经过
病人愤然将尿管拔掉,尿又闭阻不出,自动出院来诊。诊其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体温38℃。证属肝经湿热闭阻,膀胱气化失司。治当泻肝通淋为主。药用:

  • 龙胆6g
  • 淡黄芩10g
  • 生栀子10g
  • 生地黄12g
  • 泽泻10g
  • 细木通10g
  • 车前子12g
  • 柴胡10g
  • 琥珀粉3g(吞)

水煎服。服上方1剂,能从尿道排出少量尿液,尽至4剂,小便能正常解出,瘘口红肿热痛均有好转,药证相符,上方再服4剂,病情控制。

按语

癃闭系临床急症。张景岳谓:真阳下竭,元海无根,气不化水,水中无气,形成膀胱无水之证,这是肾不主膀胱,气化失司的危象。上两例均不属这种虚证类型,是为实证之癃闭,即《黄帝内经》所谓之“膀胱不利为癃”。常见原因有:火邪积聚小肠、膀胱,热居肝肾,藁血或败精等阻塞水道,并不是膀胱无水,而是一时壅闭而已。治邪便是治癃,重点在肝、肾二经。《黄帝内经》云“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足少阴实则闭癃”,病因以火、湿为主。例1其本为气虚,是指素体气虚之质,而不是气虚之闭,其病系尿频尿急尿痛之湿热症,既癃又淋,故用补气通淋,标本兼治而获效;例2用龙胆泻肝汤去当归治肝经湿热,加疏通下焦的琥珀取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