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医案
病历摘要
- 患者信息:虞某,男,22岁。
- 主要症状:自觉怕冷、发热、头胀痛、胸闷不适。
- 体征:体温39℃,咽喉充血,两上眼睑红斑、水肿,全身散在澹红色充血性丘疹,压之退色,两肩臂三角肌压痛明显。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4.2×10°/L, 中性粒细胞0.59,淋巴细胞0.40,嗜酸性粒细胞0.01。
- 尿常规:白细胞0
2个/HP, 红细胞02个/HP。 - 血沉、肝功能、血清蛋白电泳、抗“O”均在正常范围内。
- 24小时尿肌酸731毫克,3次找红斑狼疮细胞均阴性。
- 舌脉:苔薄黄、舌质红,脉洪数。
- 诊断:皮肌炎。
辨证治疗
第一阶段
- 证属:湿热邪毒,蕴于肌肤。
- 治疗原则:内服清热解毒之品为主,辅以养阴清热。
- 药物:
- 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各30克。
- 连翘15克。
- 辅助治疗:氢化可的松每日150毫克静脉滴注。
- 疗效:2日后,高热、皮疹均渐退,唯口干喜饮、四肢肌肉酸痛渐显,全身乏力。
第二阶段
- 证属:热毒虽解未清,而有风湿入络见症。
-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 药物:
- 生地黄、白茅根、鸡血藤各30克。
- 金银花15克。
- 赤芍、木瓜各12克。
- 丝瓜络、连翘各9克。
- 生甘草6克。
- 辅助治疗:氢化可的松减至每日50毫克,口服泼尼松5毫克,每日4次。
- 疗效:入院第6日,体温正常,但出汗较多,神疲乏力,肌肉酸痛,人夜视物模煳。
第三阶段
- 证属:脾主肌肉之说,拟健脾祛风化湿。
- 药物:
- 土茯苓30克。
- 虎杖15克。
- 潞党参、威灵仙、鸡血藤各12克。
- 山药、羌活、桑寄生、秦艽各9克。
- 赤芍、白芍各6克。
- 辅助治疗:泼尼松减为每日15毫克。
- 疗效:2个月后,体温在37.2~37.3℃,无其他不适,红斑全退。
第四阶段
- 药物:
- 茯苓30克。
- 虎杖15克。
- 淫羊藿、仙茅各12克。
- 党参、焦白术、山药、羌活、独活、制川乌、防己各9克。
- 辅助治疗:泼尼松5毫克,每日3次。
- 疗效:患者基本痊愈而出院门诊治疗。
按语
- 病因: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非感染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 中医辨证:一般归属于“肌痹”范畴。
- 治疗建议:早期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尤其是激素的应用,对于控制症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严格掌握用量及方法,待症状缓解后要逐渐减量以至停服激素。善后以健脾活血、补益肝肾、化湿通络巩固。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