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疗过敏性紫癜医案

案例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汤某
  • 性别:男
  • 年龄:11岁
  • 初诊日期:2009年4月7日

主诉及病史

  • 主诉:腰痛伴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1周。
  • 病史:患者因感冒于1周前出现四肢关节、头部、腰部及腹部游走性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皮肤针尖样出血性皮疹,呈对称性。当时至某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拒绝住院治疗,予甲泼尼龙、头孢他啶、西咪替丁等治疗,腹痛及关节痛可缓解。

体征及检查

  • 体征:双下肢皮肤可见瘀点瘀斑,头痛,腰部疼痛,四肢关节时有游走性疼痛。
  • 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 中性粒细胞7.65×10^9/L, 占61.8%,血红蛋白96.1g/L, 血小板340×10^9/L。
    • 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尿白细胞41.6/μl, 尿红细胞53.3/μl。24小时尿蛋白定量9.63g/L。
    • 免疫六项:IgA:4.97g/L, C3:0.642g/L, C4:0.116g/L, 总IgE:1270ng/ml。

诊断

  • 诊断:血证(紫斑),证属热盛迫血。

按语

  • 按语:过敏性紫癜为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血管性紫癜,以对称性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和黑便、血尿为临床主要特征。患者症状符合以上特征。患者为血热发斑,证属热扰营血,血热妄行,溢于肌肤,内迫肠胃,累及肾脏,方中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加仙鹤草、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蒲公英清胃热,海螵蛸制酸,木香理气止痛,连翘轻宣解表。全方重在凉血以治其本。疾病后期,证属肾阴亏虚,阴虚火旺。治宜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酌加凉血止血药物。追踪观察,患者在门诊继续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中药治疗半年后,血尿、蛋白尿均消失。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