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 慢性心衰、冠心病、睡眠功能障碍、高血压病3级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60岁
- 主诉:反复活动后气促伴失眠1年余
现病史
- 10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平稳。
- 5年前:出现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伴胸闷心悸,静息及活动后均出现,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给予降压药(盐酸贝纳普利每天10mg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每天30mg)控制血压,阿司匹林每天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mg,丹参滴丸备用。
- 1年前:反复出现活动后气促,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诊断为慢性心衰,治疗上在原来治疗基础上继续予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芪苈强心胶囊服用,但患者症状反复。
- 近一月:入睡困难,平素多思虑,精神疲倦,活动后气促,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
初诊(2017年1月29日)
- 症状:睡眠差,活动后喘促,双下肢中度水肿
- 舌象:舌质紫暗,苔白腻有齿痕
- 脉象:脉沉细
- 西医诊断:(1)慢性心衰;(2)冠心病;(3)睡眠功能障碍;(4)高血压病3级
- 中医诊断:(1)水肿;(2)失眠
- 中医证型:气虚痰瘀证
- 中药处方:
- 太子参 30g
- 茯苓 15g
- 山药 30g
- 白扁豆 30g
- 砂仁 5g(后下)
- 白术 15g
- 枳实 10g
- 黄芪 30g
- 三七粉 5g
- 猪苓 15g
- 泽泻 15g
- 首乌藤 30g
- 合欢皮 20g
- 药量:共14剂,每日1剂
二诊(2017年2月15日)
- 症状改善:心前区刺痛及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活动后喘促较前改善
- 调整处方:去猪苓、泽泻,加陈皮 5g,法半夏 15g
- 药量:共14剂,每日1剂
三诊(2017年3月21日)
- 症状改善:自诉上述症状明显改善
- 调整处方:继续服上方5剂,巩固疗效
按语
- 李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洲,其首务也。”
-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于濡养,心气及心血亏虚,心主血脉功能失调,推动气血无力,血行瘀滞而出现瘀血之证。
- 气与血:互根互用,气行则血行。因此,在运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基础上予以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水蛭、丹参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功。
- 脾胃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心气心血充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同时,脾胃运化正常则水液运化功能通畅,痰湿不易聚集。
- 痰湿严重:在健脾的基础上加用陈皮、半夏等化痰药物则可取得更好疗效。
- 吴焕林教授:在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擅长从调理中焦脾胃论治慢性心衰,在治疗标证的同时强调治本的重要性,取得较好的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