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性患者,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纳呆,倦怠,小便深黄,舌苔黄腻,脉濡缓,肝肋下2cm,黄疸指数及谷丙转氨酶升高。辨证为脾虚湿阻,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浊中阻。
倦怠黄疸脾虚湿阻纳呆
查看详情 →
女,64岁,心前区闷痛10余年,凌晨1~2点发作,遇天冷加重,口干喜热饮,心悸,时发早搏,右侧头痛,面色澹白,倦怠,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胸痹,阴阳两虚,病机为肾阳虚衰,脾虚寒,肝失疏泄,心失血养,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
倦怠胸痹阴阳两虚心悸
查看详情 →
41岁女性,胃脘胀痛绵绵,小腹连及腰际重坠不舒,倦怠无力,劳则更甚,大便溏薄有时带棕黑色,带下稀白,舌质胖嫩暗红、苔水滑,脉沉细而弦。脾肾阳虚,寒湿内蕴,中气下陷,胃络瘀阻。
倦怠胃溃疡脾肾阳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咳喘病史30余年,主要症状为咳嗽阵作,痰多色白质稀,伴胸闷时喘,纳少倦怠。中医诊断为痰湿阻肺,肺失肃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咳喘病史及当前症状,切诊未提及。
倦怠咳喘痰湿阻肺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六岁女性患者,主诉胃发热三天,素体虚弱,感冒常作。体征见全身发烫、肢冷而掌心热、面㿠白无神、倦怠、无汗,脉沉紧,舌淡红苔白腻。诊断为少阴病,太阳、少阴表里俱病。
倦怠少阴病太阳病寒邪入里
查看详情 →
发热、稍恶风寒、头痛、全身疼烦、倦怠、懒言懒动、少思饮食、口干口渴不多饮。舌边尖稍红、舌苔黄腻、脉数而弦滑。湿温初起。病因病机属湿热内蕴,外感湿邪,郁而化热。
倦怠湿温初起发热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常自汗出,易感冒,怠倦嗜睡,少气懒言。脉缓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属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卫外不固。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
倦怠自汗易感冒气虚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倦怠、乏力、纳呆、溲黄、周身肌痒、面色晦滞、大便2~3日一行。中医诊断为疫毒内伏、肝胆湿热、腑气不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既往有肝炎病史。
倦怠慢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发热、微恶寒、身目俱黄、心下痞、作呕、溲赤。诊断为黄疸,证型为湿热郁表之实证。舌苔白。
倦怠黄疸湿热郁表身目俱黄
查看详情 →
女,60岁,心悸4个月余,伴头晕、头沉、胸闷、气短、善太息、耳鸣、倦怠、晨起干咳,无痰,咽痒。气阴两虚,气机郁滞。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弦缓。血压150/75mmHg,心电图示缺血性ST-T改变。既往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病史。
倦怠心悸气阴两虚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泛酸3个月,加重1周,伴胸闷、倦怠、口干、纳差、夜寐欠安、便秘或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澹,苔白,脉沉迟。辨证为寒湿内阻。
倦怠泛酸胸闷口干
查看详情 →
王官人 痞后面黄 脚酸弱 倦怠 食饱后气急头旋 脾虚湿困 气血不足 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 脉濡弱
倦怠痞满面黄脚酸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3岁,女性。主诉头重身倦,咽干,目涩,干哕,胃纳不振,身微热恶风,左侧大腿酸痛,动则乏力,汗出,睡眠不佳。中医病名伤风,证型气血两衰,卫气虚,病因病机为风邪乘虚而入。舌质正常,舌后根苔白腻。脉象寸浮迟,关沉迟,尺沉弱。复诊脉寸沉迟,关滑尺弱,舌苔已退。
倦怠伤风气血两衰卫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