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素有外痔。痔大如茄,色灰黑,势将翻花,痛如刀割,卧床不起。外感暑热,伏邪未清,致痔发更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病因属湿热内生,气血不畅,筋脉横解。病位在肛门,属外痔。
外痔湿热内生便秘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为恐惧时一过性意识丧失2年。病程2年。中医诊断痫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薄白,质红。脉象沉弦。辅助检查脑电图示有异常。
痫证风痰阻窍瘀阻窍络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胃脘痛10余年,曾有吐血、黑便史。形寒饮冷则胃脘痛,喜按喜温,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夜寐不安,入寐半小时即醒。舌淡苔白,脉缓细弱。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缓细弱。
消化性溃疡胃气虚脾虚食滞
查看详情 →
刘二,舌根肿胀,汤水不下,病程一年余。舌象异常,脉象未提。情志不畅,病因属内伤七情。病名未明,证型未详。面色、声音、气味、病史等四诊信息未详述。
舌根肿胀情志不畅意识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带下量增多,色黄有异味3个月。舌红,苔黄,脉滑数。带下病(湿热证)。湿热之邪流注下焦,侵犯阴中、胞中,损伤任带二脉。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时夹血丝,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外阴充血,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多,色黄。清洁度Ⅲ度,未检出滴虫、霉菌。
带下病湿热证任带受损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头痛无汗,发热恶寒,体温39.5℃,颈项强直,颈部淋巴结增大如鸡蛋,局部发热坚硬疼痛拒按,大便先下极臭粪团后下煳便,腹胀疼痛,面色通红,口渴喜饮,咽喉肿痛,烦躁不安,夜眠翻动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外受天行疫疬之气,内为脏腑蕴毒所结,邪在肺胃二经,太阳不解,内传阳明,阳明燥热循经上升。
淋巴结核热结旁流肺胃郁热阳明燥热
查看详情 →
8个月男婴,腹泻4天,日解20余次,水样黄色便,伴呕吐、口干烦渴、尿短少,精神萎靡,形体虚弱,面色澹白,四肢不温,口唇干舌燥,舌质澹红,苔心白厚,脉沉细,指纹澹紫,右耳流脓1月余。湿热内蕴,兼气阴不足。
腹泻湿热内蕴气阴不足口干烦渴
查看详情 →
老年,肝肾液涸,阳升无制,结蕈喉间,翻花之势,内伤心志。面色晦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肝肾液涸阳升无制喉间结蕈翻花之势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为脑梗塞后遗症致左侧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左肩胛部及左臀部发生褥疮。褥疮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褥疮Ⅲ期。体征显示左肩胛部及左臀部溃疡,创面肿胀呈紫红色,有脓性分泌物。左肩胛部溃疡2.1厘米×2.4厘米,左臀部溃疡8.7厘米×9.1厘米。左侧肢体瘫痪,肌力I级,病理征阳性。体温38.5℃,血压150/90mmHg,心率105次/分,双肺哮鸣音。
褥疮期脑梗塞后遗症肺部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肛门瘙痒3年,夜间加重,伴腰膝酸软,烦躁难寐,形体消瘦,纳食减退。舌红少苔,脉细略数。肛周皮肤干燥,脱屑,肥厚,呈苔藓样变。证属肝肾阴虚,风从内生。
肛门瘙痒肝肾阴虚风从内生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失眠、健忘20余年。高血压病史27年,血压波动在170~200/100~120mmHg。症状包括头晕、头昏、乏力、五心烦热、口苦、烦躁、头重脚轻、腰酸腿软、夜间小便多。体征面红颧赤,手足心热,烦躁。舌澹,苔黄腻。脉弦细而数。诊断为眩晕(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型。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右膝关节肿大疼痛伴发热感,病程约一个月。中医诊断为痛风。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持续月余,初认为受凉所致。切诊未提及。
痛风湿热下注关节肿痛发热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右膝碰伤后肿痛2月余,时有发热、头痛、纳差、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X线片示右股骨下端椭圆形透亮区,周围有硬化带。血沉25毫米/小时,白细胞计数9.0×10*9/升,中性粒细胞73%。证属骨脓肿(蕴毒期)。病机为热毒注骨,脉络阻塞,气血瘀滞,蕴酿化热成脓,蚀骨腐筋。
右膝碰伤骨脓肿蕴毒期热毒注骨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左眼视力模煳,伴左眼不能外展3月余。舌澹,苔白,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之口眼㖞斜,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虚火上炎,七窍受蒙。
口眼斜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63岁,头晕2个月余。右颞部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顶部骨折,右侧基底节腔隙性软化灶,左锁骨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右耻骨骨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眩晕,痰瘀互结证。
脑外伤后遗症痰瘀互结肾气亏虚头晕
查看详情 →
郑某,女,38岁。右肘部疼痛3个月,屈伸不利,遇寒加重,活动时加重,右前臂旋转时尤甚,不能用力绞毛巾,得温痛减。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右腕伸肌紧张试验阳性。右肱骨外上髁炎。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经络瘀阻不通。
痛痹风寒湿邪经络瘀阻肿胀
查看详情 →
女,40岁,少腹痛及腰骶疼痛2年,加重1个月,带下如豆腐渣样,有异味,外阴痒,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缓。中医病名:少腹痛,证型:气滞血瘀,湿热交阻下焦。病机:气滞血瘀,湿热交阻下焦。舌象:舌质红,苔黄腻。脉象:脉弦缓。
慢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气滞血瘀湿热交阻
查看详情 →
牙痛 火痛 寒痛 虫痛 风火相煽 虫蚀有孔眼 颊车赤热焮肿 口中臭秽 明雄黄 上麝香 白明矾 川黄连 露蜂房 洋冰片
火痛寒痛虫痛风火相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反复乏力、腹胀大4年余,加重半个月。恶病质,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明显,双侧乳房肿大,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脐疝外突伴溃疡,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脾脏左肋下3.5cm,移动性浊音阳性。中医诊断为肿胀、脐痈。病因为肝硬化致腹水,脐疝外溃,感染导致破溃口化脓难愈。
肝硬化腹水脐痈溃疡
查看详情 →
耳疳,时注腥水,肿痛,病程未明。风火湿热上蒸。耳疳,肝胆湿热证,病因风火湿热。面色未提,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耳疳、腥水、肿痛、津脓、红硬、痛甚、寒热、口渴、便溏。脉象未提。
耳疳风火湿热少阳之火阳明湿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