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9岁,男性。主诉夜睡受凉后出现腹痛肠鸣、吐泻并作、周身骨节酸痛。病程急骤。中医病名属吐泻,证属内伤外感,升降逆乱。病因病机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暑湿之邪,邪干胃肠,功能紊乱。望诊见舌质澹红、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腹痛、肠鸣、吐泻、骨节酸痛。切诊见脉弦紧。
吐泻并作急性胃肠炎风寒暑湿升降逆乱
查看详情 →
女,27岁,胃脘隐痛、腹胀作呕、嗳气、唾涎过多,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胃脘痛、呕吐、唾涎过多,证型:中焦虚寒,肺脾肾三脏不足,病机:津液代谢失常,唾涎外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胃脘痛中焦虚寒肺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小儿 咽肿红烂 汤水难进 气喘形衰 病属燥象 燥邪上吸 肺气先伤 液聚成痰 气不下降 咽喉痰涌 喘咳 火喜就燥 咽喉糜烂 水谷难入 遍身发痧 发斑 红赤一片 津液从吐泻而亡 枯藁而危 舌苔黄腻 脉数
烂喉痧肺胃燥热津液枯竭咽喉糜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头痛、头晕、目眩,以前额为主,伴呕吐、腹泻,发作约2小时后自行缓解。病程5-6年,发作频率由每月1次增至每周1次,诱因与精神创伤及情感波动相关。舌红苔白,脉弦数。证属肝郁气结,化火生风,上干清窍。
眩晕头痛肝郁气结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吐泻并作,腹痛不止1天,见脱水貌,舌苔白,脉弦。邪入少阳,寒邪困扰。舌苔白,脉弦。
吐泻并作腹痛不止脱水貌舌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过六旬,恶心呕吐,腹痛泄泻,手足皆凉,心中发热,病程10小时。脉沉细欲无,不足四至。中医病名霍乱,病因暑热夹炭气,病机为毒菌传入脏腑,气血不达四肢,肠胃气化失和,正邪相争。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霍乱暑湿内蕴心热脉沉细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吐泻后四肢紫癜1周。四肢紫癜以下肢为著,腹部有红色瘀斑,压之不褪,伴瘙痒、腹痛,口唇干红。舌红苔黄厚,脉浮数。血小板25.7万/立方毫米,血色素11.58克%,出凝血时间30秒。
紫癜瘀斑肝风内动血热
查看详情 →
女,6个月,发烧,泄泻乳食不化之稀水粪,日十余行,目陷声低,腹痛转筋,夜啼不休,额汗出,面白唇青,神极怠,肢凉,脉细无力,舌淡苔白,指纹淡。泄泻伤阳,真寒假热,命门火衰。面色面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声音低,肢凉,神极怠,额汗出,目陷,腹痛转筋,夜啼不休。脉细无力。
泄泻伤阳命门火衰真寒假热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腹部剧痛、呕吐腹泻、视力减退、阵发性抽搐,病程短。中医病名食厥,证型为食伤脾胃,湿热蕴结,升降失调,上扰清宫,下迫大肠。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腹痛、呕吐、腹泻、视力减退、抽搐,切诊见脉沉无力。
食物中毒性脑病食伤脾胃湿热蕴结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患者,恶寒发热,吐泻交作,腹胀剧痛,谵语神昏,呼吸迫促。脉弦促搏指,舌苔白腻。病因暑感寒,夹湿伤中,病机寒袭于表,湿蕴于里,外内合邪,升降失调,胃气撩乱,形神俱困。辨证寒湿内蕴,脾胃失调。
伤暑寒湿内蕴脾胃失调形神俱困
查看详情 →
患者霍乱,上吐下泻,腹内疼痛非常。六脉沉迟。内有阴寒。面色苍白,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腹痛剧烈,病程急骤。中医病名霍乱,证型阴寒内盛,病因内有阴寒。
吐泻霍乱腹痛阴寒
查看详情 →
杨某,28岁,吐泻交作,吐出如射,泻出臭秽如洗肉水,壮热昏谵,烦渴引饮,目赤足冷,转筋了戾,小便赤涩,头汗如蒸,舌质深红,苔黄糙,脉洪数。热霍乱,属热邪内盛,暑湿困阻,脾胃失和。
热霍乱里热亢盛暑湿内阻津液损伤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初诊症状为头痛发热、鼻流清涕,精神萎靡,手足发凉,舌淡嫩而白,脉沉。诊断为少阴伤寒,证属肾阳已虚。精神不振,但欲寐,手足发凉,脉不浮而沉。
少阴伤寒肾阳虚脉沉手足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便泄2天,每日大便5-6次,气味酸臭,腹痛不适,泻后痛减,呕吐2次,不思饮食。舌淡红,苔厚腻,脉滑实。诊断为泄泻,病因为饮食内伤,脾伤则运化失司,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便走大肠故成泄泻。
泄泻积滞脾胃损伤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反复脐周疼痛1个月。脐周胀痛,得温则舒,伴恶心、呕吐,纳欠佳,大便偏稀。舌红,苔黄,脉滑。中医诊断腹痛,辨证寒热互结。病机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逆乱,阴阳不和。
腹痛寒热互结脾胃虚弱湿滞
查看详情 →
5月女婴,腹泻5天伴呕吐2天,大便稀糊状,色黄气秽,日行10余次,频繁吐绿水,小便色黄量少,神志清,精神可,舌苔薄黄腻,舌质偏红,指纹色紫在风关内,腹部如鼓,中医诊断为小儿吐泻,病机为秋暑湿滞伤于肠腑,气滞脉络瘀阻。
小儿吐泻暑湿伤肠气滞脉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目上瘤体,病程未描述。中医病名为眼瘤,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瘤体位于目之上纲内眦,颜色如灰李,下垂覆盖眼睛。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目瘤灰李色下垂遮目
查看详情 →
30岁男性,主诉暑热多饮冷水后身热、头痛、恶心、吐泻交作,病程数小时。中医病名胃伤停水,证型湿郁水停,寒凉伤胃。脉象缓大无力。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缓大无力。
吐泻交作胃伤停水湿郁水停寒凉伤胃
查看详情 →
5个月男婴,形神萎羸,舌红唇朱,口渴引饮,涕泪全无,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泄泻近月,伴高热旬余,阴津消灼,元气虚惫,胃液耗竭。
泄泻伤阴阴津消灼元气虚惫胃液耗竭
查看详情 →
患儿年甫两龄,发热吐泻,病程未明。暑邪扰胃,证属暑邪。身热肢冷,舌绛苔黄,烦扰不定。脉象未明。暑邪属阳而伤阴,致发热口渴,汗多脉洪,体倦心烦。肺胃易受暑侵,气随汗溢,水谷不安,故发热烦渴,吐泻兼作。婴儿质脆,暑邪酷烈,易激动肝风。
发热吐泻暑邪扰胃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