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气滞血瘀

患者27岁,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停经2月余,伴有夜寐不安、夜尿频、咽痛、牙龈肿痛、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癥瘕,辨证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舌象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气滞血瘀癥瘕肝肾阴虚夜难入寐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4岁。反复右上腹疼痛一年,再发3天。胁痛,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气机阻滞,肝失疏泄,邪结胆腑,气滞血瘀。舌暗红,脉弦涩。胆囊区轻压痛。
气滞血瘀胆结石急性发作
查看详情 →
张某,男,18岁,腹内肿块20余日。腹左作痛拒按,痞胀,微有寒热,自汗,肿块板硬实,拒按,时有刺痛感。脉弦滑而数,舌苔厚色白微黄欠润。中医诊断为积聚,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苔厚白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痞胀、寒热、自汗,切诊脉弦滑而数。
气滞血瘀腹内肿块积聚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5年余,突然昏仆抽搐3年余,加重7个月。中医诊断为晕厥,辨证属肝肾阴虚于下,心火偏亢于上,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望诊见舌体瘦,尖红少苔,向右侧歪斜。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两眼发黑,胸闷,心悸,气短,烦躁易怒,胸痛放射,左面发麻,左半身发凉,胃脘痛,吞咽困难,流口水,口干而苦,饮食减少,夜寐多梦,下肢浮肿,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细而数,血压180/120mmHg,右肾区叩击痛,右中下腹可扪及包块,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右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氏征阳性。
气滞血瘀晕厥肝肾阴虚心火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体重下降,下腹胀痛,触及硬包块。病程自1995年8月始,持续约半年。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主要体征为上腹部隆起,可触及巨大包块,质硬,轻度压痛,肝大。舌象、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AFP阳性,肝功能异常,B超及CT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巨块型肝癌,侵及胰头及肝门区。
气滞血瘀原发性肝癌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并发现肿块。病程较长,术后仍有隐痛、阵发绞痛。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症积(瘀热型)。病机为湿热蕴结肠腑,气滞血瘀,湿热瘀互结成症。
气滞血瘀肠系膜囊肿症积湿热瘀结
查看详情 →
女,40岁,子宫糜烂治疗无效,左少腹痛,左下腹包块,伴发热。面色苍白,头晕,左少腹疼痛,可摸及包块,月信频,白带多,食欲不振,日晡潮热,口干。舌红苔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气血流行不畅,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慢性附件炎肝郁气滞月信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妊娠8个月。主诉大便秘结14日,腹部胀满疼痛,食物不下,气短喘急,时自汗出。舌质偏红,苔黄略腻,脉弦滑。诊断为妊娠后期肠梗阻。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倦怠,懒言,目不欲睁,语声低微。小腹左上方有儿头大包块,质较硬。胎位胎心无异常。
气滞血瘀妊娠后期肠梗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