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为肚脐周围作痛,病程自1952年夏季起,至1957年转为日夜疼痛,剧烈时脚不能伸直。腹部柔软,无肿块,饮食与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缓软。辨证为无形之寒邪郁于腹肌,病位在脐周及肝脉所属区域。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寒邪郁于腹肌。
腹痛寒邪郁结腹肌肝肾寒
查看详情 →
32岁男性,腹痛、下痢脓血,日行18次,里急后重,口干发热,小便短赤,身热微冷,体温38.5℃。湿热所致之热痢。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粪便中见粘膜、脓血。
痢疾湿热腹痛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上腹胀痛2天,渐向右下腹移动,伴恶心,便溏,发热。体温38.5℃,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急性阑尾炎腹痛发热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左下腹部疼痛半年。面色苍白,消瘦,舌质紫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缓。腹痛加剧,食欲减退,夜晚失眠。腹部中脘、下脘及左天枢至大巨穴处压痛,可扪及硬块。胃肠瘀积,腑气不通。降、乙状结肠呈条状改变,结肠带消失,肠痉挛。
结肠炎肠痉挛胃肠瘀积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41岁,左下腹晨疼痛半年多。降结肠、乙状结肠炎,肠痉挛。腹痛加剧,食欲减退,夜晚失眠。面色苍白,消瘦,舌质紫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缓。腹部中脘、下脘穴压痛,左天枢至大巨穴可扪及4cm×2cm肿块,质地稍硬,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
结肠炎肠痉挛胃肠瘀积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腹胀满闷、四肢无力、午后潮热、纳呆不欲食,病程4月。中医诊断为下焦虚寒,阳虚不运,水湿不化。望诊未见明显异常,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腹胀、乏力、潮热、纳呆,切诊脉象沉弦。腹部微膨隆,腹壁硬,波动明显。病属虚损、鼓胀、积聚范畴。
结核性腹膜炎下焦虚寒阳虚不运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腹泻多年,每日大便5次以上,伴腹痛,泻后痛减,水样便或溏薄。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中阳不足,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亏虚,土不治水,水湿不化,遇冷则泻。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面色苍白少华。
腹泻脾阳不足肝郁脾虚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婚后两年未孕,有流产史。两侧少腹吊痛,腰酸,低热困倦,性交痛。经行拖日,子宫后位,活动欠佳。输卵管造影示两侧输卵管全长显示,造影剂弥散呈团状。诊断为慢性盆腔炎。面色萎黄,舌质淡,脉沉细。子宫后位,活动欠佳。经律尚正常。
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盆腔炎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右少腹疼痛4天。现症疼痛呈胀痛性质,食欲不佳,睡眠欠安。面色少泽,舌尖红,苔白,脉沉弦。诊断为肝郁气滞少腹痛。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气结少腹。
肝郁气滞少腹痛胀痛食欲不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半身不遂十余年,左手能握物,不能上举,左下肢步履拖拉,抬腿困难,不能站立。面色晦暗,体型消瘦,神志清,语言清晰,二便正常,脉沉缓,舌澹少苔。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为病深年久,阳明经失调。
半身不遂阳明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痢疾半年有余。主要症状为大便5~6次/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白色黏液较多,肛门瘙痒,伴有梦遗现象。体弱面黄,舌嫩红,脉沉数而弦。中医病名为痢疾,证型为湿热郁滞肠道,传导失司。望诊见体弱面黄,舌嫩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次数多、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白色黏液多、肛门瘙痒、梦遗。切诊见脉沉数而弦。
痢疾湿热郁滞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恶寒发热伴上腹部疼痛一天半。右下腹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中医诊断为肠痈毒热型。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滞腑道,邪盛走窜横逆。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等望诊、闻诊信息未提及。问诊包括全身不适、恶寒发热、上腹部及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切诊未提具体脉象。
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毒热内蕴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婚后7年未孕,有2次自然流产史。病程长达6年。中医病名为不孕,证型为肝肾亏损,病因病机为宫外孕失血后肝阴不足,太冲脉虚,木邪侮土,脾气受制,血海失养,气滞瘀结。望诊面色少华,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神疲腰酸,纳谷不振,形寒体冷,月经量少色暗紫,乳胀乳痛,小腹胀滞。切诊脉细,尺部无力,时有结代。
不孕症肝阴不足脾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4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阵发性绞痛。麦氏点压痛与反跳痛,右下肢阑尾穴压痛,伴恶心、呕吐,体温39℃。白细胞总数升高,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腻,脉数。病机为气滞、血瘀、湿阻、热壅,致瘀滞热积成痈。
急性阑尾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热壅
查看详情 →